刘之:唐朝时期宰相,倍受武则天的信任

历史知识 2025-04-23 09:06历史文化www.ettschool.cn

刘之,生于631年,卒于687年,是临淮阳乐人,也就是现在的江苏省常州市。他出身宰相之家,父亲弘文馆学士刘子翼为他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他的才华和名声早在年轻时就已广为人知,起家于宋州参军。

上元年间,他入选北门学士,同撰《列女传》、《乐书》等千余卷,参与政事。因某种原因,他因罪被流放。但他并未就此放弃,他投靠了武后,重新获得中书舍人的职位,并深得信任。在唐高宗的垂拱三年,他成为相王司马,备受宠信。

刘之不仅才情出众,更是忠诚耿直。他多次为朝廷分忧解难,被唐高宗赞为忠孝之门。他的智慧和才情在朝廷中备受赞誉,每当军国有大事,所有诏敕都是由他独立承担,构思敏捷迅速。

人生总有波折。当司门员外郎房先敏得罪被贬时,刘之为其辩护,引过于己,因此被武则天赏识。他的忠诚和正直感动了唐高宗,使他更加受到重用。仪凤年间,边患频发,刘之建议唐高宗以安辑为主,未即诛夷,得到了高宗的赞许。

临朝后,刘之因与武后的意见不合,被诬陷受贿并私通许敬宗妾,最终激怒武则天,被赐死于家,时年五十七岁。他在狱中的表现令人敬佩,临危不惧,上疏自陈,词理恳至,见者无不伤痛。

刘之的个人作品丰富,他的文集七十卷、《文贞公故事》六卷、《英国贞武公故事》四卷等作品流传于世。他的诗作五首,《奉和太子纳妃出降》、《奉和别越王》、《酬郑沁州》、《孝敬皇帝挽歌》、《九成宫秋初应诏》等被收录在《全唐诗》中。

刘之是一位才情出众、忠诚耿直、敢于直言的宰相。他的生平充满了波折和传奇,他的故事和作品将永远流传于世。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