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务滋:唐朝时期宰相,为保全名声而自尽

历史知识 2025-04-23 04:24历史文化www.ettschool.cn

史务滋,这位宣州溧阳的杰出人物,一路升迁,最终位至内史。他的生平充满了波澜壮阔的历程,充满了令人感慨的故事。

史务滋,字体乾,又字树德。在公元691年9月,武则天称帝、改唐为周之际,他担任司宾卿,并任左纳言。武后命令史务滋等十人巡行天下,旨在考察各地的地方官员。这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也是对史务滋能力的肯定。

史务滋的生涯并非一帆风顺。在公元692年1月,侍御史来子询(一位酷吏)诬陷雅州(今四川雅安)刺史刘行业与朝中尚衣奉御刘行感兄弟谋反。武后诏令史务滋与另一位唐代有名酷吏共同审查此事。史务滋根据事实,为刘家兄弟辩白,说明他们并无谋反之事。

来俊臣却向武则天奏报,指控史务滋与刘行业兄弟关系密切,涉嫌掩盖其谋反罪行。武后听闻后,命来俊臣审查史务滋和刘行业兄弟。史务滋得知此事后,深知来俊臣有陷害自己之心,必定会施以酷刑。他担心遭受诬陷,为了保全清白之身和名节,选择当晚在家中自尽。

武后得知真相后,感叹史务滋的冤屈,对他的家族没有牵连查办,反而加官进爵,调往各地镇守。史务滋的生涯虽然短暂,但他的刚直和忠诚令人敬佩。他是历史上在“相位”上时间最短的一个“丞相”,从拜“相”到自尽总共不到5个月。他也是历代丞相中,为了保全名节而自尽的唯一一位。

他的故事传颂千古,成为了历史上的一段佳话。他的忠诚、刚直和勇气,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他的生平告诉我们,名节的重要性以及坚守名节的决心和勇气。史务滋虽然离世已久,但他的精神永存,他的故事将永远被人们铭记和传颂。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