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卫所制既奠定明朝的强盛,同时还毁灭了明朝?

历史知识 2025-04-22 18:49历史文化www.ettschool.cn

明朝时期,张昶率先提出设立卫所制度,这一制度在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开始在全国军事要地实施。卫所制度以军户为核心,构建了一套严密的军事管理体系。

卫所制度是中国历史上屯田制度的延伸,融合了军事与农业,实现了守屯结合。这一制度下的军户,分为原本的军户和现役军人之户,户籍管理严格,世袭传承。军户的主要义务是出一丁男赴卫所当兵,称作正军,其他子弟则为馀丁或军馀。

随着时间的推移,军户数量逐渐减少。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庞尚鹏提出了清查隐占、均平粮额等措施。也有因犯罪而充军者入军籍的方法,这些人被称为恩军或长生军。

军丁的分发地点多选择距离原籍地遥远且分散的地方,以防止逃兵现象。长途跋涉给役卒带来了不少痛苦。军士在营内分为守备和屯田两部分,但卫所官侵占军屯田地、私役军士耕种之事时有发生,导致养兵耗资的目标难以实现。

明朝军人生活困苦,逃兵现象严重。为了补充逃亡的军人,采取了根补和勾补等方法,但效果并不理想。正统三年(1438年),逃亡官军数量急剧增加,开始有募兵之举。募兵制不同于卫所军,不世袭,来去相对自由。募兵制也带来了兵权下放的问题,中央集权逐渐转变成为个别军官所拥有的势力。

明朝卫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军队的数量和战斗力,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在明朝中后期,随着边患的加剧和军户数量的减少,卫所制度逐渐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明朝开始转向募兵制,这一转变对于明朝军事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上一篇:努尔哈赤要杀战功累累的长子褚英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