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结婚有哪些叫法?各个朝代的结婚年龄是多少?

历史知识 2025-04-22 14:26历史文化www.ettschool.cn

今天,学习方法网的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关于古代结婚时的各种叫法,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你们带来一些帮助和启发。

一、古代结婚的称谓

在古代,结婚的称呼多种多样,富有文化底蕴。

1. 通俗叫法:

成亲、成婚、嫁娶是古代结婚最为常见的统称。这些词语简洁明了,直接表达了婚姻的核心意义。从男方的角度,称之为“娶亲”;而从女方的角度,则称之为“出嫁”。

2. 场合与称呼:

古代结婚的称呼因场合和人群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在皇家的婚礼上,婚姻通常被称为“赐婚”,体现了皇家的权威和恩赐。普通百姓的婚礼则更为朴实,一般称为“成亲”。而在文人墨客的笔下,他们可能会用更为雅致和诗意的词汇来形容结婚的场景。

二、古代结婚年龄概览

古代的结婚年龄与现代社会有着显著的差异。各个朝代对结婚年龄的规定也不尽相同,而且古代并没有像现代一样的婚姻登记制度,这些规定更多是一种社会习俗和指导原则。

1. 西周时期:男子年满20岁,女子年满15岁即可结婚。

2. 春秋时期:依然遵循男子20岁,女子17岁的结婚年龄。

3. 时代:结婚的法定年龄相对提前,男子大约十五六岁,女子则约为十三四岁。

4. 和时期:结婚的法定年龄进一步提前,男子15岁,女子13岁便可步入婚姻的殿堂。

古代的婚姻习俗和文化背景与现代有着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结婚的称呼和年龄规定上。希望大家能更深入地了解古代婚姻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