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知识 >
淮海战役解放军用猪肉粉条劝降国民党士兵
历史知识 2025-04-13 00:15历史文化www.ettschool.cn
在淮海战役的最后阶段,一九四八年十二月的某一天下午,十九岁的我正在萧县杭子村的村后拾柴火时,遭遇了两个离队抢掠物资的士兵的抓捕。他们不由分说,粗暴地将袋套在我的肩上,强迫我为他们效劳。当时,华东野战军已经像铁桶一样将杜聿明集团的三个兵团紧紧围困在以青龙集、陈官庄和李石林为中心的狭小区域内。
杜聿明集团从徐州撤退时,每人仅携带七天的干粮。在陈官庄地区,他们却被华东野战军围困了近四十天,粮食和炊事物资耗尽。为了维持生命,他们开始抢夺老百姓的小麦、杂豆和山芋。后来,甚至将拖大炮的骡马杀掉煮食。最终,他们只能挖掘麦苗、毛草根,捡拾冻坏的红薯和干红芋叶来充饥。
当时的天公也不作美。一九四八年十二月的中下旬以后,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天气异常寒冷。尽管蒋介石每天派出飞机空投食品,但对于庞大的军队来说,这不过是杯水车薪,毫无实际效果。为了争夺空投的大米、馒头和饼干,军队内部甚至发生打架和自相残杀的悲剧。我所在的连队仅获得了十四个馒头,经过连长和排长的层层克扣,士兵们每人仅能得到拇指大小的一点食物。
由于食物匮乏,大多数士兵只能在荒野中露营,许多人因饥饿和寒冷而死亡。他们的脸色发黑,身体僵硬,无人过问,场景惨不忍睹。与此解放军在加强军事进攻的也从十二月中旬起展开了政治攻势。他们采用喊话、劝降、释放俘虏、宣传弹和宣传牌等多种方式,瓦解敌人的斗志。大量的劝降书、劝降信通过各种方式被送到敌军阵地,试图说服他们放下武器,结束无谓的抵抗。
上一篇:机甲时代:机甲末世高手如林 梅山四兄弟逞威风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