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之师宋襄公的孝心:筑台望母的故事

历史知识 2025-04-12 09:36历史文化www.ettschool.cn

宋襄公,与微子启、弗父何相比,他在宋国的历史中留下的“仁义”名声尤为显著,同时也颇具争议。现今商丘市睢县县城的凤凰湖中央有一座名为望母台的小岛,它的由来与宋襄公紧密相连。

宋襄公,名兹甫,身为春秋五霸之一,他集忠孝、仁义、诚信、礼仪等众多传统美德于一身,在这块古老的豫东土地上,他留下了许多令人动容的故事。

宋襄公是个众所周知的孝子,他的母亲是一位坚韧不拔的爱国女杰。当公元前661年北狄灭卫时,宋襄公的母亲眼见国家灭亡,心急如焚,决心归国抗敌救国。她的丈夫宋桓公不允,甚至以废其正宫相威胁。尽管面临这样的压力,她仍选择放弃正宫娘娘之位,坚持助兄长立君复国。宋桓公因气愤而将她遣送归卫。

在母亲的策动下,卫国成功驱狄出境,逐渐复兴。母子却因父亲的原因无法团聚。极度悲苦的宋襄公母亲,以诗表达她的思念和渴望回归的心情。这首诗以夸张和比拟的手法,生动描绘了母亲的思念之情。

宋襄公同样深深思念母亲,但他面临一个难题:如何与母亲相见?接母回国虽能体现孝心,却违背了君父的生前意愿,显得不忠;不接母回国则辜负了母亲的养育之恩。经过深思熟虑,他找到了一个忠孝两全的办法:在宋国的西部边境修筑望母台。公元前650年秋,他派工匠修筑此台。望母台的修建吸引了周围百姓纷纷前来帮忙,最终建成了一个壮观的建筑。在望母台建成后的日子里,宋襄公每逢母亲的生日、自己的生日以及节日都会登台望母。最终,公元前638年他在望母台行宫离世,按照他的遗嘱被安葬在望母台上。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