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癌症?身体缺乏这三样东西会得癌
许多人一听到癌症就感到恐惧,其实在日常生活中预防癌症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当我们的身体缺乏某些关键物质时,真的可能会诱发癌症。
身体缺乏这三样物质要特别注意:
1. 维生素D:缺乏它可能诱发乳腺癌。根据多项临床调查数据,乳腺癌患者体内的维生素D含量普遍较低。体内缺乏维生素D的乳腺癌患者与体内不缺乏此物质的乳腺癌患者相比,其病死率相对较高。
2. 膳食纤维:缺乏它可能诱发结肠癌。现代人的饮食结构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越来越多,而膳食纤维的摄入却越来越少。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在人体内分解后会产生致癌物质,缺乏膳食纤维的情况下,这些致癌物质会长时间停留在结肠黏膜上,从而可能诱发结肠癌。
3. 蛋白质:缺乏它可能诱发胃癌。如果人们从饮食中摄入的蛋白质不足,特别是优质蛋白质摄入不足,就可能诱发胃癌。在过去,胃癌一度被称为“穷病”,因此萎缩性胃炎患者、胃溃疡患者等易患胃癌的人群应常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大量食用含有亚硝胺等致癌物质的食物也会增加患胃癌的几率。摄入过多的食盐也可能导致萎缩性胃炎,这是胃癌常见的癌前病变之一。
那么如何有效预防癌症呢?以下几点建议值得注意:
新鲜果蔬不能少。它们能降低多种癌症的危险性,富含的膳食纤维能排出潜在致癌物。成人每天应吃300克到500克蔬菜,深色蔬菜最好占到一半;水果则建议200克到400克。一些食物如大蒜、卷心菜等都是很好的防癌食物。
要拒绝脂肪的诱惑。高脂肪食物与多种癌症关系密切,从小爱吃脂肪的孩子长大后更易患癌。因此应少吃高脂肪食品如红烧肉等。
肿块篇
若发现皮下肿块直径超过2cm,形似孤独的“小岛”,就要警惕甲状腺癌的可能。触摸时,癌肿的质感犹如坚硬的石头,表面并不平滑,呈现出一种实体感。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肿块的生长速度非常快,短短十多天就能显现出明显的肿胀。
肠癌细述
肠癌的早期信号是便血大便中混有血液或排出全血。你会感到大便习惯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如大便时间、次数、性状以及排泄时的感觉都有所不同。结肠癌患者的大便可能呈现鼻涕样、血性粘液便,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而非结肠癌的患者,可能更多的是腹泻、腹痛,大便带有脓血,呈现出稀烂的状态。当降结肠部位出现癌变时,可能会出现肠梗阻的症状,如腹痛、腹胀和便秘。
宫颈癌预警
宫颈癌的早期症状是白带增多,颜色逐渐变黄,并带有恶臭味。随着病情的进展,甚至会出现血性白带。当用力解大便或进行性生活后,阴道出现少量出血时,也要警惕宫颈癌的可能性。
胃癌探秘
无缘无故的胃部饱胀不适、烧灼感和隐痛感,服用解热止痛药无效,且这些症状持续三周以上时,要高度警惕胃癌的可能性。胃癌的早期症状与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溃疡极为相似,极易被误诊,其早期发现率仅10%。
鼻咽癌的警钟
涕血、血性鼻出血、鼻塞、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都是鼻咽癌的早期信号。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鼻咽癌早期的出血量很少,常常只是鼻粘液中带有一丝血丝,直到中晚期才可能有明显的鼻出血。
食管癌的征兆
咽喉发紧、不适,吞咽时容易噎气,进食时胸骨后有疼痛感,这些都是食管癌的早期征兆。即使不进食,胸骨后也有异物感或烧灼感,常常伴有胸部闷胀,并且容易吐粘液。特别是35岁以上的人群,应立即就医进行诊断检查。
肝癌的严峻性
肝癌的早期发现至关重要,因为肝癌起病隐匿、发展迅速、治疗困难且预后不良,被许多肿瘤专家称为“癌中之王”。肝癌的早期症状包括肝区持续性钝痛、食欲下降、容易疲乏、腹部闷胀、腹泻、体重下降、消瘦等。皮肤和眼球可能发黄,尿色变黄,并随时间逐渐加重。这些早期症状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相似,极易混淆。
卵巢癌的三联征
卵巢深藏于盆腔中,一旦出现明显症状通常意味着已经转移扩散。卵巢癌的早期症状被称为“卵巢三联征”:年龄在40岁以上的女性容易出现卵巢上皮癌,而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平均发病年龄为19岁;腹部可能出现消化不良、发张、增粗的感觉,腰围变大,饭后胃肠胀气;卵巢功能障碍表现为月经量增多或月经紊乱,卵巢上皮癌常有阴道不规则出血,内分泌功能肿瘤则可能出现雄激素或雌激素分泌过高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