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 >

成语付之东流是用来形容什么的?付之东流是什

高考 2025-04-24 00:49高考时间www.ettschool.cn

付之东流,汉语成语,源自中国古代文人高适的诗歌。它的字面意思是将某物投入东流的河水之中,使其消逝不见,象征着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就像所有的努力、希望随着东流水去,一去不返。这个成语蕴含着深深的失落和遗憾,表达的是对于付出努力却没有得到应有回报的感慨。

这个成语的故事背景源自于古代人们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在东流水面前,人们看到自己的付出像河水一样流逝,无法挽回。"付之东流"成为了表达人生失落、前功尽弃的生动比喻。它在语法上属于偏正式,常作为谓语和定语使用。近义词包括"付诸东流",反义词则是"继日成功"。

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一下这个成语的用法和含义。当一个人说他们的努力付之东流时,意味着他们所有的希望、努力、投入都像东流水一样消逝了,没有留下任何结果。例如,当一个人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一个目标,但最终未能实现时,就可以说他们的努力付之东流了。

这个成语的出处是唐朝诗人高适的作品《封丘作》中的诗句:“生事要南亩田,世事要东流水。”这里的“东流水”象征着世事的变幻无常和无法挽回的失落感。后来,“付之东流”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用来形容一切努力化为乌有,希望落空的情境。

当我们使用这个成语时,一定要注意它的语境和情感色彩。它承载了深深的遗憾和失落感,提醒我们珍惜每一个努力的瞬间,避免让努力付之东流。我们也要理解,人生如同流水,有时需要接受努力的成果无法如愿的现实,但更重要的是从中吸取教训,继续前进。对于转载第一宠物网的文章,请务必注明出处。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