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中国读后感
这里是中国读后感
中华民族巍峨的屹立于当今世界民族之林,美丽的中国版图也骄傲挺立在亚欧大陆上。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变化多端、险象环生的横断山区、富饶美丽的江南,如此种种,怎能不令人倾心?而我的家乡便是位于滇东北,掌握川黔进出要道的昭通,有“锁钥南滇,咽喉西蜀”之称的乌蒙。
早在唐代,在昭通就生活着一个原始部落,他们与十一世纪逐渐强大起来,并被宋朝封为“乌蒙王”,并在以后历代沿称。“乌蒙山”也而得名。它由于三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组成,平均海拔2400米。最高峰石岩尖位于会泽县南部,海拔3806米。整个乌蒙山群山起伏,如浩海腾波,山峡谷陷,如刀切斧削。逶迤连绵,实为壮观。毛主席就曾写下了“五岭巍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诗句。
乌蒙山不仅有着丰富的铅、锌铜、煤等矿产资源,还有着横江、洛泽河、牛栏江、南盘江和北盘江等河流带来的丰富水力资源。农业也呈立体分布低热河谷产水稻、甘蔗、橘子、花生等;温暖的平坝和半山区产玉米、小米、蚕豆等;高寒山区则产土豆和燕麦,是因地制宜的典范。
我曾与叔叔一家游历过著名的大关黄连河。黄连河位于大关县南侧,距县城5.5公里,又被称为“瀑布之乡”。进入黄连河,犹如一幅立体的山水瀑布画卷。正值初夏,微醺的阳光照射在小小的水帘洞上方,形成一条美丽又绚烂的彩虹。初入景区,一座又一座连绵的山峰印在眼前,让人不由得想起李白《蜀道难》的感叹噫吁欷,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转石万壑雷。要爬完这一座又一座山,欣赏完这一张又一张瀑布该是啥时候啊!
所幸欢声笑语、走走停停中,我们不知不觉就翻过了山。我与小伙伴冲下石梯,赤着脚丫,尽情地徜徉在这片水世界。小溪里的鹅卵石硌着脚,远处的瀑布的水花溅在我们的头发上,也不在意。
同为风景名区的昭通景点还有大山包黑颈鹤保护区、豆沙关、小山峡等。如果你来了昭通,一定会为他粗犷的美丽风景所折服。(乔乔木)
这里是中国观后感
随着中国不断的发展,世界越来越多的目光聚焦于中国,越来越多的国家渴望了解中国。《这里是中国》便是一本向世界展示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书籍。
它立足于中俄合拍的大型纪录片《这里是中国(第一季)》,以多角度,多方位全面展示中国这些年来的奋斗与坚持。它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让世界听到中国新时代充满自信的最强音。
《这里是中国》不仅仅只用文字描述中国的底蕴,其中更夹带着一幅幅精美的图片展示着中国的绚烂,图文并茂,以多视角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中国自然风貌、聚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一言一语,没有太多辞藻的堆砌,却能让读者细细品味文字背后的深刻内涵;一图一画,没有科技特效的修饰,也能让读者体会到图片背后的波澜壮阔。国宝熊猫,高新科技,武当功夫等,它向读者展示了一面面不同的中国,文字虽然不能发声,但中华璀璨的历史文化回音却萦绕耳边,久久不绝。在观看完书籍《这里是中国》后,兴趣使然,我又观看了纪录片《这里是中国》,纪录片与书籍又有些许不同,它以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画面,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带我们走遍中国的角落,仿佛身临其境,亲身经历着中国的发展。
我认为《这里是中国》作为是一本让世界认识中国的书籍,你我都可以去尝试阅读这本书籍,相信它一定能够让你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中国的底蕴,中国的发展。
这里是中国读后感300字
从憨态可掬的国宝熊猫到深圳智造的迅猛发展,从竹雕艺术的雕光镌影到“互联网+”的繁荣创新,中国,无不向世人展示着千年文明的活力与风采。让我不禁深情感叹“我爱你中国”。
《这里是中国》引领我们探寻雕刻,功夫,京剧等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聚焦中国智造,轻轨建设等中国当代经济发展成就,兼具深度与趣味,用散点式视角构建了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身临其境的阅读感受,让我虽身在屋中,眼睛和心灵却已随书远行。我用眼睛和心灵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飞速发展的祖国,感受到了她的含蓄与深沉,创新与活力,魅力与精彩。
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可以说是“人间正道是沧桑”。我们青年一代要锤炼本领,勇于担当,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只有我们中华儿女共同奋斗,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石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