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落定读后感字
尘埃落定读后感800字
《尘埃落定》是阿来的一部长篇小说,出版于1998年。2000年,《尘埃落定》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2020年9月23日,《尘埃落定》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尘埃落定》描写的是一个一个权势声名极其大的藏族土司在酒后和汉族太太生了一个傻瓜儿子,就是这个人人都认定的傻子,他与其他人不同,有着不同寻常的划时代举止和预感,在文中他是土司制度兴衰的见证人,通过他能看出土司制度的神秘与色彩。小说给了我们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土司制度的一部分,世界的事件给人带来土司的神秘,引人思考,蕴含了无数错综的情感。
,来说尘埃。一切的繁华、一切历史都是由无数的尘埃组成,不管是曾经强大的土司,还是弱小贫民,在历史面前都是尘埃而已,最多也只是在历史长河中被托起来的尘埃。土司制度的生活充满着权欲、仇恨,落定前土司世界可以说是在仇恨欲望当中,只有一丝丝的“傻”带来了一点人性的光芒。因为情杀人,因为权势,活佛和喇嘛成为死对头。因为利益有了罂粟战争。因为仇恨人们忘记了最初的想法。因为……
,来说落定。在组成历史的尘埃中,不管曾经多么强大,在时代面前都是落定的空寂。土司用鸦片获取了巨大的财富,罂粟也迷失了人性,老土司未来央宗和金银杀了头人,大少爷贪恋权势,罂粟战争掀起,茶马互市。看着跌宕起伏的历史,在汉人到来时,随着炮火一切都化为了尘埃,最终落定在历史长河中,随着历史成为孤寂。所有事物都是达到高潮时候走向了衰败,明清中国鼎盛,随后带来了百年的屈辱;土司下也是如此,高潮过去了,伴随而来的就是衰败甚至灭亡。
,说说傻子。他并不是真的一直傻,他做了许多常人无法理解的,他做的种粮食,茶马互市……,在他们觉得没什么用,异类。但就是这些却在关键时期给了土司极大的帮助。或许他用他的智慧在嘲笑周围“聪明人”,而一群愚蠢的聪明人也在嘲笑着他的智慧。土司的覆灭是聪明人的难过,傻子觉得是历史,会坦然接受,因为理所应当。(陌枫)
尘埃落定读后感2000字
人总是在莫名其妙的坚守着那些不可名状的东西,而忘记人本该为自己而活,当一切纷繁都结束时,才明白我们每个人短暂的一生总有遇到狂风暴雨的时候,也总有尘埃落定的那一天。
打开《尘埃落定》,里面所有的感情扑面而来。聪明人的欲望,奴隶的隐忍,复仇人的仇恨,男人的果敢,女人的忧伤,还有傻子的傻子梦。合上书,聪明人不再聪明,奴隶制早已消散,复仇者把刀插进了仇人的心口,男人依旧果敢,女人还是哭啼,傻子也被那把复仇的刀子刺死了。我看见傻子躺在床上,血在地板上变成了黑夜的颜色,而窗外的天,也变得和那血一样的颜色。
《尘埃落定》这本书,是藏族作家阿来的作品,十年磨一剑,阿来用十年创作出这部伟大的史诗般的作品,出版三年后,获得茅盾文学奖。故事讲的是一个声势显赫的康巴藏族土司,在酒后和汉族太太生了一个傻瓜儿子。这个人人都认定的傻子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却有着超时代的预感和举止,成为土司制度兴衰的见证人。小说,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土司制度的浪漫神秘。以一个傻子的视角来描述,使得一切都顺理成章,把土司制度下,那些人,那些事生动再现,读完之后有种恋恋不舍又尘埃落定的豁达的之感。那样一片神奇的土地养育着那么神奇的一个民族、一个部落。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岁月的流转,这片土地上王一样的土司和那高高耸立的官寨,在一阵罂粟花香气飘过后,被红色汉人的炮弹炸药埋葬。
在川西有一个麦其土司家族,也有很多个和麦其土司一样富有的土司家族。他们的银子都是用仓库装,还有很多用来发霉在那里有王一样的土司,有王后般的土司太太,也有和牲口一样的奴隶,有和尚喇嘛、传道士,有自由人,也有傻子般的土司少爷。土司少爷是土司的接班人,尽管他是个傻子,尽管都知道他不可能是土司的接班人,大家依然不敢怠慢他。他有名字吗?他的名字似乎就是“傻子”或者“麦其家的傻子二少爷”。
奇怪的是这个傻子少爷,比聪明人的哥哥更聪明。他做的决定都是正确的,就像证实了那句俗话“傻人有傻福!”一样。他有超前的预知感和无误的决策,所以他赢得了父亲的爱,百姓的拥戴,而他却失去了哥哥的爱如同得不到塔娜的爱一样。失去哥哥的爱是因为他的哥哥只爱那个傻子弟弟,得不到塔娜的爱是因为他始终是个傻子。
书中称罂粟花为“心房上的花”,那火红的花热烈的开满了麦其家的土地。是的,心房上的花。麦其土司和查查头人的妻子央宗在花海中偷情,像吸了鸦片一样的上瘾。土司掌握着他领土范围内人的生杀大权,他像王一样的命令奴隶。土司的心里开着一朵与生俱来的王者之花,而他的奴隶们也都忠诚得很。于是查查头人被杀了,央宗被领回了官寨,成了名正言顺的二夫人。而家里的麦其夫人只得隐忍着那个放荡的女人,接受她的入侵。书中对于人性描写得十分真实,如同麦琪土司对于权力和情爱的渴求,哥哥对于权力的追逐,还要各个土司对于金钱的爱慕,傻子对于权力和爱情也是有一定的标准。傻子也想做土司,傻子也喜欢美女。我认为傻子一共爱过两个女人,一个是侍女后来的厨娘卓玛,第二个是貌美无双的妻子塔娜。卓玛是第一个让傻子懂得情爱的人,而塔娜则是第一个让傻子懂得爱情的人。他包容,放纵塔娜的背叛,无条件的原谅那个放荡又有资本放荡的女人。他比聪明人聪明,比普通人傻。他知人善任,也同情那些贫困的人。他包容宽恕,不记恨伤害过自己的人。对哥哥,对塔娜,对所有背叛过他,不信任他的人,他都不记恨。也许仅仅因为他是个傻子。
土司的官寨是一座神密的城堡,没有进去之前人人都想进去一睹风采,进去之后又觉污秽无聊。
作品有浓郁的民族风情,把藏区那种宽广,辽阔情怀描写得韵味十足。藏族人民喜欢白色,觉得白色代表纯净。且藏区的那些喇嘛和活佛各自执着着自己的信念。一个土司的王国,养了大批的人,比如喇嘛、活佛、侍女、银匠、书记官、管家、行刑人等等。就连官寨里的厕所也是不一样的,真的是个和任何地方都不一样的神秘国度。只可惜,那样的地方已经不复存在。因为战争,因为仇恨,王的制度顺理成章的消失。
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作家,阿来结合自身经历创作出这部伟大的作品,在《尘埃落定》出版十五年纪念时,他说,像我这样的写作者能够保证的,只是在这一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倾尽我所有力量,无论是对作品外在形式优雅美感的追求,还是内在的对于人生与社会的探寻,都会本着向善的渴望,往着求美与求真的方向作自己最大的努力。我相信这是一部求美求真的作品,蓝天下回荡着的悠扬牧歌,人们劳作耕耘。如果没有白色汉人和红色汉人相争,或许这样的藏区部落还会持续很久很久,傻子也不会成为土司制度兴衰的见证者。有人说,傻子少爷被复仇者杀死,是他最好的归宿,也是为了解决他尴尬人生处境的办法。这样的说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他的死也是作者向善的一种体现。他不是在战乱时被炸死,也不是在与哥哥斗争时被杀死,而是在做上土司之后,被复仇者一刀致命。第一,他完成了土司梦,第二,被复仇者杀死也是他赎罪的方式,第三,土司已经不属于这个时代,而他是个跟得上时代的人,所以死也是一种好的归宿。
也许每个人心房上都种了一朵花,如果说麦其土司心上种着一朵罂粟花,那么央宗则养了一朵魅人的郁金香;如果说大少爷种了一朱大岩桐,那么土司太太则培了一株桔梗树;如果说卓玛的心房开了一束灿烂的满天星,那么塔娜种了一株永不凋零的紫罗兰,如果复仇人种了一朵曼珠沙华;而我们的傻子少爷则种了一株美好又高洁的花,那花开在高寒的崖边,是无人岂及的美好。
当一切都尘埃落定,心房上的花也随之枯萎,随着风沙,于千万粒尘土中。
小说尘埃落定读后感
昨天读完了阿来的《尘埃落定》,之所以会捧读它,是有缘由的。我从《朗读者》过来,阿来作为那期的嘉宾,他说《尘埃落定》一开始他以为会风行天下,洛阳纸贵,却遭遇了没有出版社愿意出版的困境,人家给的理由是这本书是高雅的文学,不符合流行的趋势。我一听“高雅的文学”究竟高雅在什么地方,我这种俗人能否读懂。
这本书荒诞与现实相交织,讲的是土司制度逐渐消亡的过程,背景是从军阀混战到解放战争时期,土司制度在“我”——麦其土司的第二个“傻”儿子在世时就已经传承了多年。文章从“我”的视角出发,来看待土司统治下的社会。因为“我”表面上是个人人都认定的傻子,实际上却是个有着超时代预感的聪明人。所以很独特,很奇妙。
这个故事我只是觉得新奇而并没有觉得特别好,也不算喜欢它。我觉得它类似现在的网文小说,主人公“我”扮猪吃老虎,尽量不树敌,降低所有人的警惕心。“傻子”这个身份给“我”带去了很多便捷,比如如果“我”对问题没想出对策或者说错了话,都可以被原谅,而且话中的意思不会被过分解读;当“我”想出主意时又有出奇的效果,很让人惊喜;比如“我”不容易去操心烦恼的事,也不去管那么多为人处世之道,因为“我”不怕做错,所以活得很自在;因为傻,仇家一开始是不打算杀“我”的……
主人公“我”好运爆棚,似乎有着强烈的预知能力,“我”做的决定绝大部分都是对的,就算一开始形势对“我”不利,后来也会表明那只是为“我”避祸,还是有利于“我”,就是人生一路开挂,美人,钱财,美誉,权力等等,慢慢都得到了,一般“我”想要的就会得到,没有理由,老天都在帮忙。所以看得很爽,我才说是类似网文小说。明显有格调更高的地方,,它有明显的时代背景,能反映当时土司制度下的社会状况,比如有喇嘛诵经,汉人授权等形式,行刑人,奴隶,头人等身份,以及土司间的姻亲关系,逊位制度,长子继承制(虽然已经没有那么严格了)等。
,作者的文字功底很深厚,它里面很多隐喻,很多金句,比如“画眉是给春雪压下山来的”“门开的那么高,难道我们能从云端里出入吗?那我们不是土司而是神仙了。”还有里面一些神神叨叨的东西,都能起到作用,像施法改变天气,做错事上天会给予惩罚等。不过有些缺陷,我认为作者在写这些隐喻时,有一部分只起了个头,没有写完整,之后又开始了下一个,戛止,给我的感觉是故意写这么多,让人去猜测,不写完整显得更加神秘,他自己都接不下去,所以无法续下去。
比如写水泼下楼的声音,让土司太太心里一颤一颤的,她又非听不可,感觉有点受虐倾向,“我”的妻子塔娜也被水泼下楼的声音搞得惊颤不已。这里我没看懂,可能是我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作者想表达的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这部小说,只是写出了我肉体与精神原乡的一个方面,只是写出了它的一种状态,或者说是我对它某一方面的理解。”这样解释得通,写一半不写真的让我很难受,给理解文章制造了更大的难度。有一部分我可以理解,比如“醒来时,门巴喇嘛取来一碗净水。关上窗子后,他叫我睁开眼睛看看碗里有什么东西。我看见夜空中星星一样的光芒。……看了一会儿,我感到眼睛清凉多了。”见多了污浊,“我”暂时失明,这里是象征的手法,双关。我觉得指的是血腥使“我”失明,净水是纯净之意,“我”的眼睛象征心灵的窗户,需要洗涤,才能重现光明。
,我想说的是它里面写的一些我不能认同的观念也是它成功的一方面,因为我认为那种不同是时代,地域,民族等给予的,所以我觉得了不起。比如里面传递出的女人如衣服,土司一家作为金字塔顶端的人,看上了某个女人,无论她是否已为人妻,都可以抢过来,满足了性欲之后可以随手抛弃。“我”的妻子塔娜可以与“我”的哥哥,与才见过一面的陌生人发生肉体关系,她母亲传递出的理念就是我们母女俩都喜欢男人,如此漂亮的女人绝对不止一个男人,丈夫要管好别人,不然妻子会对别人动心,那都是别人的过错,塔娜换了很多个男人,被他们抛弃了才回到“我”身边,她视美貌如武器。“我”的身份让“我”可以时刻享受到女子,从身边的侍女到外出办事时下人呈上来的女子,并且她们都以服侍“我”为荣,“我”把她们当做泄欲的工具,这一点在文中很多地方都可以体现。
原谅我知识的浅薄,而且很多地方可能理解有误。但我还是觉得需要把自己的感觉写下来,无论正误。这些只是我一点小小的见解。这本书作为消遣来看的确不错,我不认为读书一定要学到什么才行,所以这点按下不表。这本书按作者的话来评价,他只说是一种激情,一种状态,不是全景式的鸿篇巨制。定位很准确。
我觉得要说它是高雅的文学作品是谈不上的,我所理解的高雅是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心灵的洗涤,这本书带给我的是感官上的快感,怎么说呢,文辞优美境界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