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自控力》有感

初中作文 2023-01-14 15:34中考作文www.ettschool.cn

读《自控力》有感

  你相信身体里有两个自我吗?

  幼年时期的我们,会看见自己想要的东西,产生抢这种行为。在那个年龄,没有太多的思想控制我们的行为,喜欢就想要得到,讨厌就远离。我们称之为天性,天性是与生俱来的,无所谓好坏,正如古人说人之初,性本善。在天性使然的年龄里你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内心的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都来自天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学会了判断,控制和选择,再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大脑的思想会告诉自己,要不要得到它,怎么得到它。这时候便会出现两个自我,“要”还是“不要”的博弈。其实不仅仅是遇到喜欢的东西,在任何出现选择的时候我们都是在两个自我的博弈,比如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吃饭,吃什么,今天要不要出门,要不要带伞等等。

  万幸的是,从小到大的经验告诉我们什么才是正确的选择,我们从来不会因为早起而责备自己,却会因为多吃肉而良心不安。我们能出现这种想法得益于我们的大脑,我们的大脑是个极其发达的器官,它可以控制我们的思想,思想会引导我们的行为,从而做出我们想要得到的结果。但我们不是一个机器,大脑也不是一个没有感情的程序,它是植根于天性,在后天的经验上慢慢发展的,所以我们能感受到喜怒哀乐,我们也会对未知的情况做出错误的选择,这是正常的。我们之所以会在选择上失败,是因为在自我博弈的过程中我们失去了经验,被天性占据了思想。大多数的失败就因为如此。

  但天性不一定是错误的,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上,天性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在远古时代,我们为了使交流更方便,产生了语言,为了使经验得到传承,发明了文字,在没有经验可寻的远古时代,这都是天性发挥了作用。天性使我们进步的阶梯,而经验是我们不会走向毁灭的保障。

  中国是一向推崇儒家思想的,我个人也是推崇儒家思想的精华,比如“六德”、“六行”。这使得中国人有着很强的忍耐力、毅力和判断力,在没有经验的选择上,会控制自己不会走向天性的毁灭。在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里,很多人抵制儒家思想,这真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想法。

  在有经验可循的选择上选择经验,在没有经验可循的选择上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追寻天性,这是在自我博弈过程中不败的方法。(苏展)

自控力好词好句

  一、意志力缺陷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不仅仅是你。意识到自己有多么容易失去自控,并不意味着你是一个失败者,这种认知反而将帮助你在未来避开意志力失效的陷阱;

  二、“我要做”(比如,我要减肥)、“我不要”(比如,我不要再吃甜品)、“我想要”(比如,我真正想要的是健康的生活),意志力就是驾驭这三种力量。如果驾驭的好,它能帮助你实现各种人生目标;

  三、不要试图去控制自己的思想,这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你可以做的是控制自己的行动。比如,你可以选择直面坏习惯的诱惑,但致力于不付出行动。又比如,你恐惧公众演讲,但你可以选择直面自己的焦虑和加速的心跳,但坚持去行动;

  四、你要知道,意志力也像肌肉一样有极限,过于紧绷后就会出现失控。放到生活里就是,如果你在一段时间内过于苛求自己,一旦放松下来就可能塌方式的自我放纵。,也要允许自己的意志力偶尔放假,给自己一些放松;

  五、同样,类似肌肉一样的意志力,也需要锻炼,可以通过一些简单而容易做到的小目标,来持续自控以提高整体的意志力;

  六、学会原谅自己,接受曾经的失败也许每个人的记忆里,都有过去关于目标设立于执行的“悲惨故事”,但接受过去的自己,才能好的直面未来;

  七、注意力分散的人更容易向诱惑屈服,所以做事情的时候还是要集中起精神;

  八、微信(朋友圈)、微博、电子邮件、电子游戏等等,其实你不断打开、关闭、刷阅这些APP是一种缓解焦虑的行为,频繁使用它们就是一种寻求自我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和取悦的过程,但并不会给你带来真正的快乐。

自控力读书笔记

  第一章

  说的是我们人类控制自控力的区域,脑袋的前额皮质,这是一个人类一直以来都拥有的区域,只是现在我们越来越发达。左上角是“我要做”是帮我们处理充满压力的工作;右上角是“我不要”是克制冲动的作用;下方的是“我想要”是记录目标和欲望;这是从很科学的角度给我们讲述意志力不是凭空产生的。

  第二章

  意志力强弱有个重要的指标心率变异度(越高意志力越强)。告诉我们呼吸疗法,绿色运动疗法。

  第三章

  自控力是有个上限,大脑犹如肌肉,需要松弛有度,提高意志力的方法是提高我们的上限而不是透支。

  第四章

  人都会有自己找借口,如果这种借口借助了“道德许可效应”就很无敌了,例如我做这件事是为了道德,那样一来光环会使自控力大大下降。要紧盯“目标”。有一个事例现在流行支付宝种树,然后种树这样这种自己仿佛为世界绿化做贡献的行为就起了“道德许可”,促进了更不好的行为。看似善,则恶。

  第五章

  神经营销学、神经营销学、神经营销学、我们人脑有一个渴望中心,分泌着多巴胺。用一些简单的原理对这个区域进行“敲击”会促发我们的渴望,但它不是幸福。我们要认识并正确对待“多巴胺提供器”,例如手机。

  第六章

  压力也会使多巴胺兴奋起来,要多吃水果蔬菜,有助于缓解体内的这些兴奋物质。“那又如何”效应会直接让你一步步走向深渊,要及时回头,或者不要越线,不然越走越远。方法学会自我谅解。

  第七章

  1.由于人类前额皮质的发达,思前想后,多方顾虑,最终会想出无限种不切实际的理想状态来告诉自己破戒,所以多想想猩猩吧,他们是最原始的前额皮质结构,不走弯路,紧盯目标。

  2.“延迟折扣”等待的时间越长,给奖励打的折扣越多。

  3.提供自己与未来的自己的紧密度,给自己写信等方法,因为没有你2.0,所以你要对未来负责。

  第八章

  意志力的传染,融入好的圈子。

  第九章

  逆反的原理,不要则更要,就跟你如果想要达到某种效果,在事前可以一定程度的遏制产生这种效果的趋势,所以我们在自控的,要懂这个道理,所以要顺其自然,聆听呼吸法,让这种不要,随着呼吸吹走。

  在读完本书后,我确实吸取了其中的一些理念并付诸实践,但我深知,在面对自我控制这件事情上,要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如果说充满梦想的自我与另一个懒惰、背离目标的自我有一场战斗的话,这场战斗必然是会持续人的一生的,这大概也是生活的乐趣所在。引用文中一句话“无论你是否满足了冲动,它最终都会消失。”所以说,耐住那段时间。平时让自己充实,健康。并且注意反弹,一定要注意反弹,我们的自控力会慢慢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也会慢慢提高,什么都会往好的发展!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