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读后感字范文

初中作文 2023-01-14 15:34中考作文www.ettschool.cn

三体读后感800字范文

  很早就听说过三体这本书,尤其记忆深刻的便是说这本书难得,内容难得,科幻题材的,还是中国人写的。

  一直很喜欢科幻题材的内容,总觉得这种内容干练,不像讲家长里短的故事那么弯弯绕绕。

  看过很久了,没记错的话大体是讲有个在航天航空里面工作的女的,因为家里受到政治上的迫害,觉得这个地球被这些人治理没救了,便乘着工作的机会,与外星人通信,希望有外星人接收到,并来管理地球。

  本来她工作的地方就是做探索外空的工作的,突然有一天这个隐秘的机构对外太空发射的信号有了回信,刚好被这个女生拦截了,而且她还回复了,接着便私自跟这个外星球的团体保持着联系,一直到21世纪。

  那个星球好像是叫三体,那个星球的四季不固定,生活在那里的人不能安定下来生产生活,他们急需一个拥有正常天气和外部环境的生活场所,他们的科技非常发达,可以制造飞船飞来地球。

  自从那个女的跟这个外星球的人生物联系了之后,他们便建造飞船飞往地球,在地球发现有外星人将要来地球的时候,一些人高兴,一些人担忧。那些高兴的人觉得这是客人,那些担忧的人担心他们会霸占地球,而且那个星球的人也提前安排的他们的人来到地球,杀害科学家,地球人明白,他们不是来地球喝茶的,他们是想占有地球,地球人组织了联合军队,准备应对。

  准备了几十年,在外太空驻扎了军队,但发现与对方的战斗力水平不是一个等级,对方也没有共同生存的意思,好像有几位地球人逃离了地球,去往了外太空。

  三体这本书,提出了黑暗森林的概念,就是大家同处在一片漆黑的森林之中,谁都不知道谁在哪个位置,这个时候突然有个人举了个火把,仿佛就是告诉别人“欸,我在这呢”,刷刷刷,一波饿得不得了的未知生物就把ta给吃了,如果ta有能力抵御外敌,那ta举火把也没事,别人反倒会绕着ta走,免得ta发现自己,把自己吃掉。

  物理学家霍金不是说过嘛,不要像外太空发射信息,不要回复,我的理解或许意思就是不要打无准备的仗。

三体的读后感1000字

  《三体》,一部气势恢弘又行文流畅、想象新奇但科学严谨、内容深刻且富含哲理的科幻史诗级巨作。

  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这么一件故事远在四光年外的三体世界发现了地球世界,先用智子锁死了地球的科技,随后对发动了侵略战争。罗辑在三体世界行程中的四百年内发现了黑暗森林法则,并利用其建立了威慑,但下一任执剑人被三体世界解除了威慑,却不曾想到一艘飞船发动了引力波宇宙广播,使三体世界的坐标暴露并被摧毁。但地球也暴露了位置,在二向箔的巨大威力下,掩体计划失败,地球文明也被摧毁。仅有几千个人类逃出生天,并开始了新的生活。它是由若干个小的故事所组成,但这些故事联系很紧密,往往存在着因果联系,使得其情节自然,浑然一体。并且其所涉及的主题非常宏大,例如政府政策与民众生活,猜疑链与文明关系,宇宙生存法则等等。读来饶有趣味,让人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这部小说的想象很奇特,从我们所熟悉的外星文明、恒星爆炸、光速飞船、维度跳跃,到独具一格,别有创新,不为人们所熟知的宇宙最高法则、强互作用力、引力波广播、宇宙坍缩。但又能不失严谨,比如说光速不变,量子纠缠,质能转化方程与史瓦西半径计算公式等等。“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大刘偏偏做到了二者兼有之,这着实令我佩服不已。

  最重要,也是最特别的一点,就是这部小说探讨了许多当今社会存在的某些问题与两个方面的矛盾、冲突,令人深思。

  一、个人意愿与集体意愿的冲突。举个简单的例子在要不要启动引力波宇宙广播的问题下,有执剑人和全船队员公投的两种情况,但都不尽善尽美。执剑人个人显然显得有些武断,而民意也有其缺陷,在多数人都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努力或受到某些因素的干扰下,就会做出较为不好的判断。但“法不责众”,在多数人都是这样的情况下,集体的自私变为了公正,偏见变成了正解,错误变成了正确。

  二、善与恶、兽性与人道的冲突。恶对其他文明显然大概率不会得到他人的善意,战争难以避免,对自己的良心也说不过去。宇宙中的几乎所有文明,都选取了恶对他人,所以我们不得不思考,对于其他文明的善意是不是不太正常呢?善对其他文明,是有可能获得善意的,,猜疑链在你与我,理想与现实中兜兜转转,大概率也会爆发恶意。如果我们由始至终都保持善意,那是不是就可以避免恶意了呢?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如果这样我们大概率会被消灭。

  三、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地球文明的理想是什么?是希望三体世界改善人类世界,是希望黑暗森林法则不会生效,是希望阳光照进黑暗森林。现实呢?自然无需多说。理想,让现实给予我们更加沉重的打击;现实,让我们失去前进的动力。综合以上的三点,或许可以认为,宇宙中的事物,如同宇宙的本身,是混沌的,是充满了矛盾的,是如同阴阳两极一般,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的。往小的来说,我们在面对矛盾时,是没有绝对的答案的,并不是泾渭分明的,,我们需要辨证地看待一切事物。

  《三体》已经完结,外星文明杳无音讯,黑暗森林仍是假说,但现实还在继续,死神终将永生……(程浩林)

三体读书笔记2000字

  《三体》这套书非常喜欢,读了几遍,特别是对于喜欢的章节,更是反复阅读。读完后,大为感叹,这套书写的真是太好了。书中很多地方令我记忆深刻—不是因为它是科幻小说,有着目前人类未曾感想的科技,而是因为这部科幻小说能够把基础科学(尤其是物理学)与深厚的人文主义结合在一起,科学/科幻,不再是冷冰冰的事实依据与天马行空的奇妙幻想。相反,这部小说,很温情,满含人性。

  (1)人性死于傲慢

  这是我看小说时的第一个感受。为什么会有这个感

  受呢?故事还得从小说的第二部《黑暗森林》说起。人类在已知即将面临地球文明之外的外星人入侵(三体文明)时,无数宇宙飞船组成了太空舰队,筑起了太空防线,私以为固若金汤。这时候三体文明的先行者-名为水滴的探测器(顾名思义—探测器的外形结构神似水滴),不久之后就要到达地球。

  那时候人类的自信心莫名的爆棚,完全没有想过最糟糕的情况,但后来去发生了--在短短数百秒内,所谓的防线在三体文明前脆弱的就像一层薄薄的纸,太不堪一击了。现在我们又对这种现象称之为“降维打击”。(小说第三部里面有一个更狠的降维打击,一张锡箔纸)

  现在我们来复盘这一次与三体文明近距离的“约会”,为什么那时候人类会这么自信满满?我想那时的人类因为在科技经过几轮的发展之后,达到了新的高度,对事物的基本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正是这种认识--认为已知了这个宇宙绝大部分规律,这害了我们。但凡我们保持一点尊重,外太空的防线就不会这么弱不经风,有更多的战略选择/准备,完全可以避免全军覆没。水滴摧毁了太空舰队这一事实极大地打击了人类的自信心,不,应该说是摧毁自信。在小说中,作者对此说了一句话--人类死于傲慢。

  人类死于傲慢,对于我们来说,还是有点距离。所以我把这句话改成了人性死于傲慢。此话怎讲?我们知道与人交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尊重。但这个说起来容易,有时候并不容易做到(也包括我本人)。一个人会因为财富/权利/学识/荣誉等等的加持,很容易陷入一种自我麻痹中,更有甚者,会产生高人一筹的优越感。,这种认知,理智告诉我们,这不是真相。

  那么真相是什么?个人的看法是,在如今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中,有太多目前看起来不起眼的人,但你永远无法知道明天会怎么样。不要试图去预测某个人的未来;不要因为那浅薄的相识就去判断别人,如果这么做了,最终会发现,这很愚蠢。

  在大自然中,有一种称之为“蝴蝶效应”的现象。它讲的是任何事物的发展均存在定数与变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其发展轨迹有规律可循,也存在不可测的“变数”,往往还会适得其反,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影响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的发展具有复杂性。事物如此,更何况人乎?

  对于企业来说,今天的世界500强不少都有一个初创/弱小的阶段,那么为什么最终能成长起来成为业界的标杆,除了自身的努力外,有一个外在的因素也不可忽视--竞争对手在其弱小时,未给予尊重,有效地打击对手。等到别人成长起来时,一切皆已晚矣。无视一个起初弱小的竞争对手,最终被翻盘的案例比比皆是。

  真正学会尊重,放下傲慢,这很重要。我也常用这句话警醒自己,人性死于傲慢。

  (2)书中最佩服的人-罗辑

  面对三体文明的入侵,地球的保卫者们选中了四个面壁者来应对这场危机。罗辑是其中之一。

  他没有像其他面壁者一样,每日辛勤工作,苦思研究对策。相反,他吃喝玩乐,还娶了老婆,有了孩子,活的是越来越潇洒,滋润,以至于后来人们逐渐忘记了他也是一位面壁者。当时小说看到这里时,心想,此人真乃奇人也!

  后来在三体文明逼近时,他又成为了首位“持剑者”。持剑者的工作环境有点单调在地面之下数千米,日复一日地坐在一面巨大的墙壁之前,手里握着人类对三体文明的底牌。他不敢有一丝懈怠,因为身上肩负着人类的生死攸关。

  孤身一人在面对一面墙壁几十年后,因为未曾说过话(也没有人去和他说话,因为他太关键了,不能让他有一点分心),以至于后来失去了语言能力,不会说话了。小说看到这里,非常感慨,时常在想,罗辑这几十年是如何走过来的,是否孤独?人类的命运皆系于他时,是否感觉亚历山大?他的内心世界又是怎么样的?这些问题我无法得知,唯有钦佩二字。

  (3)悖论

  在小说的第三部--死神永生中,面对外星文明的入侵/打击,解决办法只有一个--发展光速飞船,其他都是徒劳。但发展光速飞船又意味着逃亡主义,只有有限的人才能够获救(因为所有的资源只能建造有限的光速飞船)。这必然会引起公愤,引起社会动荡。人人平等,自由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所以全人类/国际法庭判决,但凡发现有任何组织/团体/个人开展光速飞船的研究后,将会被立即禁止,相关负责人全都判处死刑!!!(要知道那个时候地球上已经没有死刑了,可想而知,开展光速飞船研究,后果很可怕)

  这是一个悖论,想要获救却又被人类自身设置的规则所禁锢,这很难受,却无解。

  小说中的这个悖论,我想对于我们而言应该是看不到了。回归到现实,其实还是有不少悖论跟我们自身息息相关的。

  自足于当下,着眼于未来。当你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立足于当下,站稳脚跟时,必然导致的是有更少的时间去投资未来,思考未来。因为时间是守恒的。如何去平衡当下与未来?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个人的一个想法是解决好了当下,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未来。

  人们经常钦佩于几十年如一日/初心未改的人。初心未改,坦率地讲非常之难。因为人是会变的。如何在不忘初心(理想)与现实之间相结合?是否选择坚持自我原则/底线/人生道路还是选择向现实妥协?

  写到这里,仔细一想,人生到处是悖论,就看我们如何去平衡了。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