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 >

2019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典故

中考 2023-02-04 12:57中考时间www.ettschool.cn

2019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典故

1.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典故鸿雁传书,汉代苏武陷落于匈奴,被迫在漠北牧羊,让南飞的大雁把书信带回故国,后来人们用 “鸿雁传书”或 “归雁”代指书信或信使。

意思和作用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本句由大雁之北飞想“鸿雁传书”的传说,表达淡淡的乡思愁绪。

2.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典故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国杭爱山。这里代指前线。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典故姜太公曾在渭河附近的小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

伊尹在被商汤委以国政时,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

意思和作用这两句暗用典故——引用姜太公垂钓碧溪,伊尹梦舟日边的典故,写诗人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典故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意思和作用这两句用宗悫“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典故,说明尽管前路障碍重重, 但诗人相信自己总会有一天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诗人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现在常用这两句诗表达自己有宏大的理想抱负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的信念。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