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 >

2019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虚词用法大全

中考 2023-02-04 12:57中考时间www.ettschool.cn

2019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虚词用法大全

【之】

一、作代词

(一) 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例 1、 学而时习之《论语》

2、由,诲女知之乎?《论语》

3、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5、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6、具答之。《桃花源记》

7、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8、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

9、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10、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二)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那样”等。

例1、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2、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桃花源记》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二、助词

(一)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3、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爱莲说》

4、恢弘志士之气《出师表》

5、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二)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例1、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2、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爱莲说》

3、菊,花之隐逸者也。《爱莲说》

4、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5、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满井游记》

6、如倩女之缋面而髻鬟之时始掠也。《满井游记》

(三)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例 1、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2、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四)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例1、何陋之有《陋室铭》

(五)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2、马之千里者。《马说》

三、作动词 相当于“到”、“往”、“去”。

例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其】

一、用作代词

1.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的”

① 望其旗靡《曹刿论战》

② 其妻曰“君美甚。”《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 其夫呓语。《口技》

④ 饿其体肤《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⑤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

⑥ 以其境过清《小石谭记》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些”。

例①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3.其中,其中的。

例①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②其一犬坐于前《狼》

二、副词

1. 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

例①其真无马邪?《马说》

2.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

①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3、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例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4、表示希望、劝勉的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例①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而】

一、用作顺接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例①任重而道远《论语》

②泉香而酒冽;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起坐而喧哗者《醉翁亭记》

③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④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

⑤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例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例①登轼而望之;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②水落而石出;日出而林霏开《醉翁亭记》

③困于心,横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