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初三语文文言文《出师表》译文及注释归纳
2019初三语文文言文《出师表》译文及注释归纳
《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 夺取长安(今汉长安城遗址)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全文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多以四字句行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先帝开创的大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为三国,益州地区民力匮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期啊。不过宫廷里侍从护卫的官员不懈怠,战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们奋不顾身,大概是他们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别的知遇之恩(作战的原因),想要报答在陛下您身上。(陛下)你实在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远大志向的人的志气,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不恰当的话,以致于堵塞人们忠心地进行规劝的言路。
皇宫中和朝廷里的大臣,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有所不同。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应当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奖罚方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辅佐陛下。我认为(所有的)宫中的事情,无论事情大小,都拿来跟他们商量,这样以后再去实施,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可以获得很多的好处。
将军向宠,性格和品行善良公正,精通军事,从前任用时,先帝称赞说他有才干,大家评议举荐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队中的事情,都拿来跟他商讨,就一定能使军队团结一心,好的差的各自找到他们的位置。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之所以兴隆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做法感到叹息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诚实、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务农亲耕,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只怕先帝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实现,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恢复汉朝的基业,回到旧日的国都。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且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能够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功,就惩治我的罪过,(从而)用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如果没有振兴圣德的建议,就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自行谋划,征求、询问治国的好道理,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临终留下的教诲。我感激不尽。
今天(我)将要告别陛下远行了,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热泪纵横,也不知说了些什么。
注释
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出出征。
师军队。
先帝这里指刘备。
创开创,创立。
业统一中原的大业。
而表转折。
赏受赏。
刑受罚。
中道中途。
崩殂(cu?)死。崩,古代称帝王、皇后之死。殂,死亡。
益州疲弊指蜀汉国力薄弱,处境艰难。益州,这里指蜀汉。疲弊,人力疲惫,民生凋敝,困苦穷乏。
三分天下分为三个国家(即魏、蜀、吴三国)。
此这。
诚确实,实在。
之结构助词,的。
秋时候。
然
侍侍奉。
卫守卫
懈懈怠,放松。
于在。
忠忠诚。
内朝廷上。
外朝廷外,指战场上。
士将士。
忘身奋不顾身。
盖连词。连接上一句或上一段,表示原因。
追追念。
殊遇特殊的对待,即优待、厚遇。
欲想要。
报报答。
之代词。
于向,对。
诚实在,确实。
宜,应该。
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开张扩大。圣圣明
以来。
光发扬光大。
遗德遗留的美德。
恢弘这里是动词,形作动,意思是发扬扩大。也作“恢宏”。恢大。弘大、宽。
气志气。
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妄随便,胡乱,轻率。菲薄微薄。
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引喻引用、比喻。这里是说话的意思。义适宜,恰当。
以因而。
塞;阻塞。
忠忠诚。
谏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这里指进谏。
俱全,都。
宫中指皇宫中。
府中指朝廷中。
体整体。
陟(zhi?)提升,提拔。
罚惩罚。
臧否(pi?)善恶,这里形容词用作动词。意思是“评论人物的好坏”。臧否善恶。
异同这里偏重在异。
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
作奸为非作歹。
科科条,法令。
及和。
为做。
付交给。
有司:职有专司,就是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
论凭定。
刑罚。
以来。
昭彰显,显扬。
平公平。
明严明。
理治。
偏私偏袒私情,不公正。
内外异法宫内和朝廷刑赏之法不同。
内外指宫内和朝廷。
异法刑赏之法不同。法法制。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yi?)、董允郭攸之、费祎是侍中,董允是侍郎。侍中、侍郎,都是官名。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
良实善良诚实,这里形容词做名词,指善良诚实的人。
志志向。
虑思想,心思。
忠纯忠诚纯正。
简拔选拔。简挑选。拔选拔。
遗(e?i)给予。
悉以咨之都拿来问问他们。悉副词,都,全。咨询问,征求意见。
之指郭攸之等人。
必能裨补阙漏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
裨(bi?)弥补,补救。阙,通“缺”, 缺点。
有所广益得到更多的好处。
广益很多的益处。
益好处、益处。
性行性情品德。
性行(xi?ng)淑均性情品德善良平正。
淑善。
均公平,平均。
晓畅谙熟,精通。
试用任用。
能能干,有才能。
是以因为这,。
众大家。
举推举。
督武职,向宠曾为中部督。
营军营、军队。
行(ha?ng)阵指部队。
和睦团结和谐。
优劣: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
亲亲近。
信信任。
得所得到恰当的位置。
先汉西汉。 兴隆兴盛。
后汉东汉。 倾颓衰败。
每常常。
桓、灵东汉末年的桓帝和灵帝。他们都因信任宦官,加深了政治的腐败。
叹息感叹惋惜。
痛恨感到痛心遗憾。
恨遗憾,不满意。
尚书、长史、参军都是官名。尚书指陈震,长史指张裔,参军指蒋琬。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悉全、都。
贞坚贞。
良善良可靠。
死节能够以死报国。死为……而死。
隆兴盛。
计日计算着日子。
布衣平民百姓。
躬亲自,自身。
耕耕种。
躬耕亲自耕种,实指隐居农村。
南阳东汉郡名。即今河南省南阳市。
苟苟且。
全保全。
于在。
求谋求。
闻达闻名显达。
以认为。
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卑,身份低下。鄙,见识短浅。与今义不同。
猥(e?i)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枉屈委屈。
顾拜访,探望。
咨询问。
由是。
感激感动奋激。
许答应。
驱驰驱车追赶。这里是奔走效劳的意思。
后值倾覆后来遇到兵败。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追击刘备,在当阳长坂大败刘军;诸葛亮奉命出使东吴,联合孙权打败曹操于赤壁才转危为安。
值遇到。
倾覆指兵败。
尔来那时以来。
二十有一年从刘备访诸葛亮于隆中到此次出师北伐已经二十一年。
有通“又”,跟在数词后面表示约数。
故所以。
寄托付。
以把。
临崩寄臣以大事刘备在临死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诸葛亮,并且对刘禅说“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临将要。
夙夜忧叹早晚/整天担忧叹息。夙,清晨。忧,忧愁焦虑。夙夜早晚。
泸水名,即金沙江。
不毛不长草。这里指人烟稀少的地方。毛,庄稼,苗。
兵武器。
甲装备。
奖率激励率领,奖励统帅。奖,鼓励。
庶希望。
竭竭尽。
驽(nu?)钝比喻才能平庸,这是诸葛亮自谦的话。
驽 ,劣马,走不快的马,指才能低劣。
钝,刀刃不锋利,指头脑不灵活,做事迟钝。
攘(ra?ng)除排除,铲除。
奸凶奸邪凶恶之人,此指曹魏政权。
还回。
于到。
旧都指东汉都城洛阳或西汉都城长安。
所以用来……的。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效忠陛下的职责本分。
斟酌考虑,权衡。
损除去。
益兴办,增加。
损益增减,兴革。
斟酌损益斟情酌理、有所兴办。比喻做事要掌握分寸。(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把讨伐曹魏复兴汉室的任务交给我。
托,委托,交给。
效,效命的任务。
不效则治臣之罪没有成效就治我的罪。
效,取得成效。
告告慰,告祭。
兴发扬。
德道德。
言言论。
兴德之言发扬圣德的言论。
慢怠慢,疏忽,指不尽职。
彰其咎揭示他们的过失。
彰表明,显扬。
咎过失,罪。
咨诹(zo?u)善道询问(治国的)好道理。诹(zo?u),询问。
察纳认识采纳。察明察。
雅言正确的言论,正言,合理的意见。
深追深切追念。
先帝遗诏刘备给后主的遗诏,见《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注引《诸葛亮集》,诏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遗诏皇帝在临终时所发的诏令。
当在……时候。
临面对
涕眼泪。
零落下。
不知所言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这是表示自己可能失言。谦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