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复习:古文知识点、考点集锦第十三节
中考文言文复习古文知识点、考点集锦第十三节
十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中心阐述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人才的培养中,逆境作用不可小视;国家的治理中,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和邻国的侵扰,国家就会在安逸享乐中灭亡。
一、生字、重点词和句子翻译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重点词任责任,担子。苦,劳,饿,空乏,均为使动用法,翻译为“使……痛苦”“使……劳累”“使……受到贫困之苦”拂违背,逆,不顺。乱干扰,错乱。
句义所以,上天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体肤饿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重点词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作,奋起,指有所作为。征征验.喻明白,了解。
句义内心困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颜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颜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重点词入在里面,指国内。出在外面,指国外。法家有法度的世臣。
拂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读bi,辅佐。恒常。
句义如果国内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国家时时都有灭亡的危险。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重点词生生存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