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 >

初中语文中与古代佩饰相关的常识

中考 2023-02-04 12:57中考时间www.ettschool.cn

初中语文中与古代佩饰相关的常识

  我国古代的佩饰,种类繁多,有头饰、颈饰、腰饰、臂饰、手饰等。古人喜爱佩带饰物,从古典文学作品和古代题材的影视剧中就可略见一斑。古人佩饰不是一种点缀,而是有重要的作用。

  修饰美化。佩饰的主要作用是修饰美化,为容貌增色添彩。辛弃疾《沁园春》“有美人兮,玉佩琼琚。”沈约《俊雅》“珩珮流响,缨绂有容。”孔尚任《桃花扇》“何处瑶天笙弄,听云鹤缥缈,玉佩丁冬。”佩饰华美的图案和质地能美化容貌,使人赏心悦目;优美的声响能给人带来美感,使人听起来悦耳。《孔雀东南飞》“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刘兰芝借助“玳瑁”“珰”这些首饰精心打扮自己,光彩夺目,美丽动人。

  标志等级。不同质地、不同形貌的佩饰,往往有区分等级的作用。《唐六典》“随身鱼符之制,左二右一,太子以玉,亲王以金,庶官以铜,佩以为饰。”周代上至天子,下及士卿,都必佩玉,且根据本人身份的高低、官职的大小,使用的材料各不相同。明朝的腰带等级分明一品玉,二品花犀,三品金钑花,四品素金,五品银钑花,六七品素银,八九品乌角。清朝冠顶上帽珠的多少、有无,所用宝石的颜色、大小,从皇子亲王到七品官,都按身份的尊卑贵贱有严格规定;八品以下官员,帽子是个光顶子,既无帽珠,也无宝石。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