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常考成语(三)
101.前车之鉴鉴镜子,为教训。前面车子翻倒的教训。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
【出自】《荀子·成相》“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汉·刘向《说苑·善说》“前车覆,后车戒。”
注意一定是“先前的失败”
102.巧妙绝伦方法或技术灵巧高明,超乎寻常,无与伦比;绝没有。伦同类。指精巧奇妙到了极点,在同类事物中没有能与之相比的。
注意一定是形容没有别的可以与之相比
103.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
【出自】《诗·大雅·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朱熹注“言人皆言德甚轻而易举,然人莫能举也。”
104.情不自禁禁抑制。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出自】南朝梁·刘遵《七夕穿针》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
105.情投意合投相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出自】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七回“那镇元子与行者结为兄弟,两人情投意合。”
106.全神贯注贯注集中。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出自】叶圣陶《伊和他》“他指着球里嵌着的花纹,相着伊又相着花纹,全神贯注的,十分喜悦的告诉伊。”
107.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108.忍俊不禁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指忍不住要发笑。
【出自】唐·赵璘《因话录》卷五“柜初成,周戎时为吏部郎中,大书其上,戏作考词状‘当有千有万,忍俊不禁,考上下。’”
109.任劳任怨任担当,经受。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刺权》“夫食万人之力者,蒙其忧,任其怨劳。”《汉书·石显传》“诚不能以一躯称快万众,任天下之怨。”
110.锐不可当锐锐气;当抵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出自】《后汉书·吴汉传》“其锋不可当。”
111.三顾茅庐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112.赏心悦目悦目看了舒服。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出自】鲁迅《故事新编·采薇》“两人到山脚下一看,只见新叶嫩碧,土地金黄,野草开着些红红白白的小花,真是连看看也赏心悦目。”
113.舍本逐末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自】《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114.舍生取义舍舍弃;生生命;取求取;义正义。舍弃生命以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出自】《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15.身临其境临到;境境界,地方。亲自到了那个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