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 >

初中语文常考成语(一)

中考 2023-02-04 12:56中考时间www.ettschool.cn

  1.安然无恙恙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

  【出自】《战国策·齐策》“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

  注意安然无恙是一点损害都没有,有一点的小伤也不能叫“无恙”。

  2.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注意该成语为贬义

  3.跋山涉水跋山翻过山岭;涉水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出自】《诗经·鄘风·载驰》“大夫跋涉,我心则忧。”《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跋山涉水,蒙犯霜露。”

  4.百看不厌看了多遍,不感厌倦。

  【出自】宋·苏轼《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诗“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5.班门弄斧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出自】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

  注意该成语既可以作贬义,也可以做谦辞(说自己)用

  6.搬弄是非搬弄挑拔。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有意挑拔,或在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

  【出自】《庄子·盗跖》“摇唇鼓舌,擅生是非。”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一折“他在平公面前,搬弄我许多事非。”

  注意该成语为贬义

  7.变本加厉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

  【出自】南朝·梁·萧统《文选·序》“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

  注意作贬义用,注意“厉”的写法

  8.变幻莫测变幻变化不可测度。变化很多,不能预料。

  【出自】唐·韩愈《殿中少监马君墓志》“当是时,见王于北亭,犹高山深林巨谷龙虎,变化不测,杰魁人也。”

  注意一定是“无法揣测”的变幻,那种能够预知的变化不可以用这个词。

  9.别具匠心匠心巧妙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出自】唐·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独妙。”

  注意用于人的创造,特别是艺术性创造,而不能用于自然景观

  10.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1.不可救药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自】《诗经·大雅·板》“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注意该成语为贬义

  12.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出自】《维摩诘所说经·不思议品》“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

  13.不谋而合谋商量;合相符。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出自】晋·干宝《搜神记》卷二“二人之言,不谋而合。”

  14.不期而遇期约定时间。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

  【出自】《谷梁传·隐公八年》“不期而会曰遇。”

  注意“事先没有商量”而有遇见,只要商量过就不能用这个词了。

  15.不屈不挠屈屈服;挠弯曲。比喻在压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出自】《汉书·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不诎。”

  16.不速之客没有约请而自到的客人。

  【出自】《周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注意必须是“没有受到邀请”的客人,“速”的意思要清楚。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