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 >

2021年中考语文知识点之:分析环境描写答题模板

中考 2023-02-04 12:56中考时间www.ettschool.cn

  学习方法网整理了关于2021年中考语文知识点之分析环境描写答题模板,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分析环境描写,赏析艺术技巧

  题型一分析环境描写

  小说环境作为小说三要素之一,是小说阅读的重要考点之一。在考查时,又往往以自然环境作为重点,命题的重心有三一是环境描写的特点,二是环境描写的方法,三是环境描写的作用。这三个命题重心往往以综合形式出现。对这一考点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常见提问方式

  1.本文第&tis;(&tis;多是文章的第一段或一段)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2.本文多次出现对&tis;&tis;的描写,请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

  3.请阅读第&tis;段内容,试分析其景物描写的作用。

  解题思路

  1.判定环境的描写特点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思考①抓住特征,从形、声、色等方面来考虑景物特点;②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来感知景物特点。

  2.区分环境描写的手法

  小说中环境描写手法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思考①从写景的层次和观察角度,如远景与近景,俯视与仰视等;②描写技巧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起烘托作 用,相得益彰)、虚实结合(“实”指现实存在的事物。“虚”指作者的想象和联想)、正侧描写、细节描写、工笔(对对象多用笔墨做细致入微的刻画)和白描 (不用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辞语,也不精雕细刻,大加渲染,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简练的语言,寥寥数笔就写出活生生的形象来,表 现出自己对事物的感受)等。

  3.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从以下方面分析

  (1)对主题思想的暗示和深化。如《祝福》中第四次写雪时的暗示。

  (2)对人物形象的烘托。

  (3)对主人公活动场所的创造、对时代背景的暗示。

  如 鲁迅小说《故乡》开端部分对故乡凄凉环境所作的描绘,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落后封闭的农村小镇,为小说情节的展开创造了一个典型环境,也向我们展示了 辛亥革命十余年后中国广大农村依然如故的社会现实,封建思想、封建秩序依然占据着统治地位,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没有得到丝毫改善,这也就揭示了闰土悲 惨命运的必然性。

  (4)对小说情节的推动。

  例如《水浒传》之节选《智取生辰纲》部分,杨志等人一上路,作者就开始写太阳,写树林,并从多个角度反复渲染气温之高之热有通过作者直接介绍来写的,有通过 八条好汉之口来写的,有通过杨志或虞候、老督管之口来写的,更多的是通过军健的语言和行动来写。而这些对环境的描绘,不仅为杨志等人失去生辰纲也为晁 盖等人智取生辰纲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突出了杨志精明、老练、谨慎及晁盖等人的足智多谋,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就是说,天气的酷热难当,成为矛盾冲突发 生、发展、激化以至解决的重要客观原因。因为天热,军健才“雨汗通流”“叹气”“走不得”,才要求杨志趁凉早行,而杨志却“正热里”行路,因而引起众人的 抱怨;因为“红日当天”“热不可当”,所以众军健黄泥冈上见树林就要歇凉并死活不走,杨志与众人矛盾才不断激化;因为天热,众军健才见酒就迫不及待要买来 解渴,终使中计,失掉生辰纲。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正是因为天气热,吴用“智”取的妙计才使一万个小心的杨志着了道儿,作品对炎热天气的刻意描写完全是为 “智取”。

  (5)渲染营造某种氛围或气氛。

  《祝福》中第一处写“雪”就是为祥林嫂悲惨的死作环境烘托和气氛渲染的。

  常用答题模式

  运用什么手法(手法判定),描绘了什么样的景物(景物特点),对什么人物(情节、主题)起到了什么作用。(根据要求灵活组织答案)

  题型二鉴赏艺术技巧

  小说艺术技巧类型的题目复习备考需要做好“一、二、三、四”这几项工作

  “一”是指必须构建一套关于各类艺术技巧的名称、特征、表达效果以及实例的知识网络。

  “二”是指两个结合

  第一个结合是指解答艺术技巧题必须和小说的主题、情节、形象、环境相结合,第二个结合是指解答艺术技巧题应该和语言相结合。艺术技巧是为文章主题、人物形象的塑造服务的,在解答艺术技巧内容上的作用时应该遵循以上两个结合。

  “三”是指三个步骤

  确认技巧→具体阐释→简述好处。即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要根据题干要求再确定答题步骤,这就需要我们了解高考对艺术技巧这一考点的常见提问方式

  1.文中写了&tis;&tis;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并分析。

  2.文中写某事物某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3.某段或某句运用了什么手法,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四”是指四个思维切入

  在“确认技巧”中大体可以从四个角度切入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布局谋篇、语言技巧。一般我们解题时先从语言技巧中的修辞手法切入,特别是题干这样提问时

  1.某一词语在文中如何理解?

  2.某句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然后考虑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而“布局谋篇”和“语言风格”一般会在题干要求中有所提示。

 

  相关推荐





 

关注学习方法网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中考知识点,应试技巧

助你迎接2021年中考!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