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 >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机械运动和力

中考 2023-02-04 01:31中考时间www.ettschool.cn

  一、运动的描述

  运动是宇宙中普遍的现象。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二、运动的快慢

  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

  公式

  速度的单位是m/s;km/h。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三、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时间的测量工具钟表、秒表(实验室用)

  单位s min h

  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

  长度单位 km m dm cm mm μm nm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厚的刻度尺的刻线要紧贴被测物体。(4)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5)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四、力

  力力(F)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力的单位是牛顿(N),1N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就叫力的示意图。

  五、牛顿第一定律

  亚里士多德观点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伽利略观点物体的运动不须要力来维持,运动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作用。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收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六、二力平衡

  平衡力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因为物体受到的是平衡力。

  二力平衡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