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解题方法”大全
力学部分
1、常考的密度测量
(1)液体的密度测量一般步骤
A、先用天平测出被测液体与烧杯的总质量m1;
B、把烧杯中的液体往量筒内倒一些,并测出其体积V;
C、再用天平测出烧杯中剩余液体与烧杯的总质量m2;
D、则被测液体的密度ρ液=(m1-m2)/V。
特别注意若用天平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然后往烧杯中倒入一些待测液体,并测出烧杯与待测液体的总质量,再将烧杯中的待测液体倒入量筒测其体积,因烧杯上会沾有一部分液体,造成所测的体积偏小,密度值偏大。
(2)固体密度的一般测量步骤
A、先用天平测出待测固体的质量m;
B、往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并测出其体积V1;
C、用细线系住待测物体放入量筒的水中,并测出水与待测固体的总体积V2;
D、则被测固体的密度ρ固=m/V2-V1
特别注意对于密度小于水的固体密度测量时,应在第三步的“用细线系住待测物体放入量筒的水中”后面加上“用细铁棒把待测物体压入水中”
2、天平使用中的几种特殊情况
(1)砝码磨损,则测量值偏大;砝码生锈,则测量值偏小;
(2)游码没有归零,则测量值偏大;
(3)天平没有调节平衡,指针偏右时则测量值偏小;指针偏左时,则测量值偏大。
3、天平使用技巧
(1)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或水平桌面上。
(2)拨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零刻度处。
(3)调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位置平衡。
a、调节原则是左偏右移、右偏左移。
b、判断横梁平衡的方法指针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线上;指针运动时,看它在分度盘中央线两端摆动幅度是否一样。
(4)测被测物体放在天平左盘,用镊子向天平右盘加减砝码(加减砝码原则先大后小)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
(5)读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
注意当左码右物时,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
(6)收称完后,把被测物体取下,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砝码盒。
4、判断空、实心球的方法(以铁球为例)
(1)比较密度法
具体做法是根据题中已知条件,求出球的密度。ρ球=m球/V球,若ρ球=ρ铁,则该球是实心;若ρ球<ρ铁,则该球是空心。
(2)比较体积法
具体做法是先算出与球同质量的实心铁球的体积,V铁=m球/ρ铁。若V球=V铁,则该球是实心;若V球>V铁,则则该球是空心。
(3)比较质量法
具体做法是先算出与球同体积的实心铁球的质量,m铁=ρ铁xV球,若m铁=m球,则该球是实心;若m铁>m球,则则该球是空心。
5、利用天平和容器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
(1)用天平测出空容器的质m1。
(2)用天平测出容器装满水后的总质量m2。
(3)将容器中的水全部倒出,装满待测液体,并用天平测出容器与待测液体的总质量m3。
(4)则待测液体的密度ρ液=m液/V容=(m3-m1/m2-m1)ρ水。(V容=m2-m1/ρ水)。
6、两种物质混合后的平均密度计算公式是ρ混=m混/V混=(m1+m2)/(V1+V2).
7、在求混合物质的含量问题时必须把握m总=m1+m2和V总=V1+V2,列方程来解。
8、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技巧
(1)选定一个参照物。
(2)观察比较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有无发生变化。
(3)若位置发生了变化,则说明物体相对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说明物体相对与参照物是静止的。
9、换算单位的技巧
(1)大单位化小单位时,用原来的数值乘以它们的单位换算率。
如m3换算dm3
4.6m3=4.6x10^3=4.6x10^3dm3
(2)小单位化大单位时,用原来的数值除以它们的单位换算率。
如23cm=?m23cm=23/100=0.23m=2.3x10^-1m
10、平均速度的几种特殊求法
(1)以不同的速度经过两段相同的路程的平均速度V=2V1V2/V1+V2;
(2)以不同的速度经过两段相同的时间的平均速度V=(V1+V2)/2
(3)过桥问题时,总路程=车长+桥长。即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车长+桥长/总时间.
11、根据数值判断刻度尺的分度值的技巧
具体做法是数值后面的单位代表小数点前面那一位数的单位,从小数点后开始退,退到数值的倒数第二位,倒数第二位是什么位,该数值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就是1什么。如256.346m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就是1cm。34.567dm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就是1mm。
12、惯性现象的解释步骤
(1)先看两物体原来处于何种运动状态。
(2)再看其中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另一个物体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4)所以出现了什么情况。
如拍打衣服上的灰尘衣服与灰尘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用手拍打衣服后,衣服由静止变为运动,而灰尘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灰尘就从衣服中分离出来了。
13、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区分的技巧
关键看两个力是作用在几个物体上了。相互作用力的两个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平衡力的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