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 >

2021年中考物理常考俗语总结

中考 2023-02-04 01:29中考时间www.ettschool.cn

  学习方法网整理了关于2021年中考物理常考俗语,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中考物理42个原理42句话。

  1.小称砣压千斤

  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分之一,则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倍。如果称砣的力臂很大,那么"一两拨千斤"是完全可能的。

  2.破镜不能重圆

  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很小,几乎为零,所以破镜很难重圆。

  3.摘不着的是镜中月,捞不着的是水中花

  平面镜成的像为虚像。

  4.人心齐,泰山移

  如果各个分力的方向一致,则合力的大小等于各个分力的大小之和。

  5.麻绳提豆腐——提不起来

  在压力一定时,如果受力面积小,则压强就大。

  6.金不怕火来炼,真理不怕争辩

  从金的熔点来看,虽不是最高的,但也有1068℃,而一般火焰的温度为800℃左右,由于火焰的温度小于金的熔点,所以金不能熔化。

  7.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大风来临时,高空中气温迅速下降,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相当于许多三棱镜,月光通过这些"三棱镜"发生色散,形成彩色的月晕,故有 "月晕而风"之说。

  础润即地面反潮,大雨来临之前,空气湿度较大,地面温度较低,靠近地面的水汽遇冷凝聚为小水珠,,地面含有的盐分容易吸附潮湿的水汽,故地面反潮预示大雨将至。

  8.长啸一声,山鸣谷应

  人在崇山峻岭中长啸一声,声音通过多次反射,可以形成洪亮的回音,经久不息,似乎山在狂呼,谷在回音。

  9.但闻其声,不见其人

  波在传播的过程中,当障碍物的尺寸小于波长时,可以发生明显的衍射。

  一般围墙的高度为几米,声波的波长比围墙的高度要大,所以,它能绕地高墙,使墙外的人听到;而光波的波长较短(10-6米左右),远小于高墙尺寸,所以人身上发出的光线不能衍射到墙外,墙外的人就无法看到墙内人。

  10.开水不响,响水不开

  水沸腾之前,由于对流,水内气泡一边上升,一边上下振动,大部分气泡在水内压力下破裂,其破裂声和振动声又与容器产生共鸣,所以声音很大。水沸腾后,上下等温,气泡体积增大,在浮力作用下一直升到水面才破裂开来,因而响声比较小。

  11.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平面镜所成的像大小相等,物像对称,猪八戒看到的像和自已"一模一样",仍然是个猪像,自然就"里外不是人了"。

  12.水火不相容

  物质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由于水的比热容大,水与火接触可大量吸收热量,使着火物温度降低;汽化后的水蒸气包围在燃烧的物体外面,使得物体不可能和空气接触,而没有了空气,燃烧就不能进行。

  13.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接近光速的宇宙飞船中航行,时间的流逝会比地球上慢得多,在这个"洞中"生活几天,则地球上已过了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几千年。

  14.千里眼,顺风耳

  人们利用电磁波传送声音和图像信号,使古代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变为现实。并且人类的视野已远远超过了"千里"。

  15.坐地日行八万里

  由于地球的半径为6370千米,地球每转一圈,其表面上的物体"走"的路程约为40003.6千米,约8万里。这是毛泽东吟出的诗词,它还科学地揭示了运动和静止关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总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16.釜底抽薪

  液体沸腾有两个条件,一是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如果"抽薪",便能制止液体沸腾。

  17.墙内开花墙外香

  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墙内的花香就会扩散到墙外。

  18.坐井观天——所见甚少

  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由几何作图知识可知,青蛙的视野将很小。

  19.如坐针毡

  由压强公式可知,当压力一定时,如果受力面积越小,则压强越大。人坐在这样的毡子上就会感觉极不舒服。

  20.瑞雪兆丰年

  下到地上的雪有许多松散的空隙,里面充满着不流动的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当它覆盖在农作物上时,可以很好地防止热传导和空气对流,能起到保温作用。

  21.霜前冷,雪后寒

  在深秋的夜晚,地面附近的空气温度骤然变冷(温度低于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地面上形成霜,所以有"霜前冷"的感觉。雪熔化时要需吸收热量,使空气的温度降低,所以我们有"雪后寒"的感觉。

  22.一滴水可见太阳,一件事可见精神

  一滴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透过一滴水可以有太阳的像,小中见大。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