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 >

2021年中考物理知识点: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中考 2023-02-04 01:29中考时间www.ettschool.cn

  学习方法网整理了关于2021年中考物理知识点声音的发生与传播,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l 1. 声的产生

  声的产生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物体只有振动才发声,发声的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可能继续传播并存在。

  声源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振动物体沿直线或曲线的往返运动叫振动。

  实验论证

  甲图正在发声的鼓面上的纸片在跳动乙图纸盆中的纸片随着音乐的节奏跳动丙图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水花四溅

  图中的三个实验反映的共同规律是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 转换法将不容易直接观察的细微现象,通过某种方式转换成直观、形象的现象表现出来的方法。

  练习

  ① 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黄河水。

  ③ 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2. 声音的传播

  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真空不能传声。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传声。

  介质气体、液体和固体这些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这是由于真空中没有物质粒子,因而振动无法在真空中产生声波.

  固体、液体、气体传播声音是因为它们的物质粒子随着声源振动形成声波.如果物质粒子是紧紧靠拢的,传声的效果就好.

  传播途径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声音的保存振动可以发声,如果将发声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发出和原声相同的声音 (唱片的制作、播放)

  声波发声体振动会使传声的空气的疏密发生变化而产生声波。

  练习

  ① P14图1.1-4所示的实验可得结论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tis;108m/s。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 传播速度

  传播速度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决定声速快慢的因素1、介质种类。2、介质温度。

  ① 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

  ② 声速还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l 在地面上温度每升高一度,声速增加约0.61米/秒。

  l 当空气中不同区域的温度有区别时,声音的传播路线总是向着低温方向的,如上面的温度低,声音就向上传播,此时,低处的声音,高处容易听到。

  练习

  ☆有一段钢管里面盛有水,长为L,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3次声音。传播时间从短到长依次是

  。

  ☆ 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晚(早、晚)0.29s(当时空气15℃)。

  ☆ 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①②④)

  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

  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4. 回声

  回声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听到回声条件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s=340m/s&tis;

  &tis;0.1s=17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