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 >

九年级化学空气、氧气考点及实验室制取氧气考点汇总

中考 2023-02-03 22:07中考时间www.ettschool.cn

  实验室制取氧气是中考的必考点,而且所占比重很大。通常在选择题和实验探究题中以多幅实验装置图的形式考查。涉及的知识点有药品的选择,实验原理,实验装置的选择、连接;气体的收集、检验、验满、干燥与除杂,多功能能瓶的使用,装置的评价与改进等。

  空气

  一、空气成分的研究史

  1.18世纪70年代,瑞典科学家舍勒和英国的科学家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分别发现并制得了氧气。

  2.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

  1.实验现象

  A.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冒出白色浓烟

  B.(过一会儿白烟消失,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子容积的1/5。

  2.实验结论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3.原理

      

  4.注意事项

  A.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

  B.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C.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D.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E.点燃红磷伸入瓶中要立即塞紧瓶塞(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思考

  (1)可否换用木炭、硫磺、铁等物质?如能,应怎样操作?

  答不能用木炭或蜡烛(燃烧产生了气体,瓶内体积变化小),不能用铁(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2)可否用镁代替红磷?不能用镁,因为镁不但跟氧气反应而且还跟氮气等反应,结果测得的不只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会远远大于氧气的体积。

  5..实际在实验中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A.红磷量不足;B.装置气密性差;C.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D.没有预先在导管中装满水

  三、空气的主要成分

  (按体积分数)氮气(N2)78%,氧气(O2)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空气成分口诀: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零点零三有两个,二氧化碳和杂气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