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一)
一、"主体"、"主要"、"主角"、"主导力量"类
1、我国"一国两制"中的国家主体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是公有制。
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我们参与经济生活的主要表现于日常生活的消费和理财。
6、我国经济大舞台上的主角是公有制经济。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
二、"基本"类
1、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3、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一国两制"。
4、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8、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9、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10、"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1、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三、"基础"类
1、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
3、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自然资源。
4、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宪法
四、"根本"类
1、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3、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4、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教育。
5、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发展科技、教育。
6、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7、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有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国家根本任务、基本经济制度等。
8、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9、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10、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五、"本质"、"实质"、"性质"类
六、"最"类
1、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
2、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最富有责任心的人的共有情感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4、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
5、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6、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效力或最具权威的是宪法。
7、最能考验公民责任意识的是国家处在危难时刻。
七、"集中"、"集中体现"类
1、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不言代价与回报地履行责任。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体现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三峡移民精神等。
4、体现共同富裕原则的经济成分集体经济。
八、"决定"类
1、决定一个国家民族未来的事业是教育。
决定人们一生命运的事业是教育。
2、实现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3、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科技创新能力。
4、我国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因素是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九、"制度"类
1、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十、"核心"、"中心"类
1、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2、我国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中心经济建设。
3、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4、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是有法必依。
十一、"关键"类
1、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发展,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的是国有经济。
3、依法治国的关键是执法必严。
十二、"目的"、"目标"
1、基本路线确定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教材P114"六个更加"。
十三、"原则"、"原因"类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2、四项基本原则
3、发展两岸关系的原则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4、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5、中华文明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断,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3、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我国的两种制度指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
1、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发展问题。
2、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义社会。
十四、"前提"类
1、两种制度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2、改革和发展的前提稳定。
3、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可依。
十五、"保证"
1、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是违法必究
2、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依法治国。
十六、"重要"、"重点"类
1、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所有制。
2、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依法行政。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公有制经济。
十七、带有"一"的知识点
1、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一个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
十八、带有"三"的知识点
1、社会主义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三个原因或表现P34第一段2-4行。
4、基本国情的三个方面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
5、实行计划生育的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6、三步走战略P88第二段第3行……P89第一段。
7、"三下乡"活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城市"创三优"创建优美环境、建立优良秩序、搞好优质服务
8、公有制经济的三种成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9、维护民族团结的"三个尊重"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
十九、其他
1、立国之本四项基本原则。
2、强国之路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