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 >

2023年中考热点命题预测:七七事变和南京大屠杀

中考 2023-02-03 18:34中考时间www.ettschool.cn

2017年中考热点命题预测七七事变和南京大屠杀

  摘要2017年中考即将临近,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复习,学习方法网整理了中考中国历史周年热点命题预测,供大家参考,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资料,做好的冲刺。

  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南京大屠杀80(周年)。

  1、考点预览抗日战争时期的相关史实、中日关系回顾及展望、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史实、日本的崛起及战 后经济恢复的历史及启示等。

  2、命题角度猜想

  角度一结合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列强的侵略,比较近代两次中日战争的不同结局及其原因。

  角度二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及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考查全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从而揭示“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的道理。

  角度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历史意义中历史的启迪和感悟。

  角度四从正确认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作用中,引出国共两党关系及国共合作的相关知识;并考查对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区别和联系。

  角度五通过时政要闻考查南京大屠杀及旅顺大屠杀的相关史实,并说明日本法西斯的残暴及对国人的启示等。

  角度六通过对历史上中日关系的回顾及日本战后经济的恢复的考查,对中日关系前景进行展望。

  角度七通过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走向胜利的史实的回顾考查抗战中的著名战役,揭示民族团结的深刻含义。

  3、相关热点中国“八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

  中国“八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的现实意义

  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不仅是一个史学问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

  教材是面向学生的,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能让学生更全面、真实地认识抗战历史,更完整地了解日军侵略罪行和我国人民为抗战做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从而能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读书、学习。

  此次修改对于提升国民对抗战历史的认知和爱国之情也有着重要意义。1931年至1937这六年间,中国军民发起的东北抗联、一二八抗战、长城抗战等局部战争为抵抗日本侵略做出了巨大牺牲,这段历史不应忘记,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具有历史普及的意义,也是对先烈的缅怀和纪念。

  此次修改不仅更强调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凸显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精神,也通过中共领导抗联的早期抗日更全面地体现了中共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中国共产党最先号召发动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最早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早在东北领导东北抗日游击战。通过“八年抗战”修改为“十四年抗战”能更加清楚地证明,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

  早在2015年9月3日,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就提出了“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的说法。2023年10月,国务院相关领导又曾批示教育部要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

  所以,在大中小学教材修订中,统一将“八年抗战”修改为“十四年抗战”有着重大、深远的现实意义。学术观点可以争论,但应尽量认识到此番修改的意义,它“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并不代表就否认“七七事变”的历史意义,它还是全面抗战的开始。所以,在教材修改之后,还需要在日常教学及宣传中厘清“八年抗战”和“十四年抗战”的关系以“七七事变”为开始来标记的“八年抗战”是“全面抗战”,而“十四年抗战”是“全程抗战”,包含着“八年抗战”;而之前“九一八事变”就已开始了局部抗战,整个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

  编辑推荐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