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 >

2018年中考历史考点总结:近代化的起步

中考 2023-02-03 18:34中考时间www.ettschool.cn

  1.洋务派代表人物有奕忻、李鸿章、张之洞等,前期以“自强”,安庆内军械所(最早)、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轮船招商局(最大民用)、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近代民用企业。

  2.《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梁启超发动“公车上书”掀起维新运动,1898年光绪帝实行变法,称为戊戌变法。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又称它为“百日维新”。

  3.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民生)。”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称“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4.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1912年,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5.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鲁迅、胡适等。口号民主(德先生)、科学(赛先生)

  6、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近代化)的探索

  ①第一阶段学习西方的经济技术。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生产方式,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起步。

  ②第二阶段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戊戌变法维新运动以建立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制度为目标,是政治近代化的一次重要尝试。辛亥革命结束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民主共和国的建立,是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中取得的伟大成果。

  ③第三阶段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文化的近代化运动,运动中提出的民主和科学的口号,成为中国迈向思想文化近代化的重要标志。

  7.对四次近代化探索联系的理解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戊戌变法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而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而新文化运动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以后又一个层次的学习,即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