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 >

2018年中考《历史》高频率考点总结(三)

中考 2023-02-03 18:34中考时间www.ettschool.cn

  13、“六个第一”巧记辛亥革命

  (1)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

  (2)第一次提出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3)建立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4)颁布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5)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6)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历史巨变,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1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的探索特点

  (1)从最高纲领到最低纲领(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大革命)。

  (2)从以城市为中心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国共十年对峙)。

  (3)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展抗日战争)。

  (4)从农村再到城市(人民解放战争)。

  15、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认识

  (1)三次发展机遇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辛亥革命的推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放松。

  (2)四个原因

  商品经济的发展、外国侵略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国民政府的政策。

  (3)五个发展阶段

  “春”甲午战后的初步发展和一战期间的“短暂春天”;

  “夏”1927~1936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较快发展;

  “秋”抗战时期遭到沉重打击;

  “冬”解放战争时期陷入绝境;

  “新生”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转变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

  (4)分布结构

  “弓箭”结构——主要分布在自然经济解体程度比较高的沿江、沿海地区。

  (5)两个影响

  一是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进步;

  二是为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思想进步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

  (6)三个障碍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封建势力、官僚资本主义。其中,最主要的障碍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

  16、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认识

  (1)一条主线

  随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和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变化而变迁。

  (2)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变迁;

  二是生活风俗习惯的变化。

  (3)三大因素影响

  一是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通商口岸就是晚清社会近代化最早的发生地和近代文明的窗口,近代文明经通商口岸逐渐向中国内地辐射;

  二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近代物质生活和风俗的变迁提供了物质基础;

  三是维新思潮、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政治思想运动的推动。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