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 >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戊戌变法

中考 2023-02-03 18:34中考时间www.ettschool.cn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戊戌变法

1、背景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2、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严复)

3、导火线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4、主要经过

(1)序幕-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发起"公车上书"。 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2)发展-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后改为《中外纪闻》),组织强学会,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

(3)高潮-1898年,光绪帝发布变法法令,前后持续103天,史称"百日维新"(又叫戊戌变法)

(4) 结束-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政变,囚禁光绪帝,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变法失败。

5、高潮百日维新(1898.6---9)的主要内容

①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任用维新人士;②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③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④训练新式军队等等。

6、结果1898年9月慈禧发动政变(戊戌政变),囚禁了光绪帝,杀害了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变法运动失败。

7、失败原因(1)根本原因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变法条件不成熟。(2)其它原因①资产阶级力量薄弱,依靠一位没有实权的皇帝。②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反对。

8、性质是中国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9、戊戌变法的影响这次变法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使资产阶级的斗争由改良转向了革命。

10、启示戊戌变法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它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