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 >

2021年中考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知识点总结

中考 2023-02-03 18:34中考时间www.ettschool.cn

  学习方法网整理了关于2021年中考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知识点,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时代特征】

  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了历史的进程,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1.第一次世界大战:它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

  2.俄国崛起: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斯大林把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先进的工业国。苏联模式对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影响很大。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签署的《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等条约,建立了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国际新秩序。这一新秩序是建立在强权之上,不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这一体系极其不牢固。

  4.民族独立运动:战争还激化了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宗主国之间的矛盾,在战后兴起了新一轮的民族独立运动和民主改革。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扎格鲁尔领导的埃及华夫脱运动及卡德纳斯领导的墨西哥改革,影响深远,各具特色。

  【核心考点】

  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

  2.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的导火索是萨拉热窝事件,重要战役是被称为“绞肉机”的凡尔登战役。

  3.加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事件:美国参战、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参战。

  4.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战争目的)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战争性质)。特点是时间长、国家多、伤亡大。

  5.1917年11月,列宁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6.在列宁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7.1928—1937年,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

  8.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形成。其特征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9.苏联模式使苏联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苏联模式的弊端也使苏联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10.巴黎和会的操纵国是英、美、法。签订了对德《凡尔赛条约》。(1)条约中规定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体现了巴黎和会是分赃的会议;(2)规定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全部由日本继承,损害中国主权,引发五四运动。中国代表团拒绝在条约上签字。

  11.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九国公约》,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最终实现,阻止了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12.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构建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和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13.甘地领导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4.扎格鲁尔领导的华夫脱运动,迫使英国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15.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相关推荐





 

关注学习方法网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中考知识点,应试技巧

助你迎接2021年中考!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