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历史知识点之:动荡的春秋时期
学习方法网整理了关于2021年中考历史知识点之动荡的春秋时期,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动荡的春秋时期
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2、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1)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春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结束时期。
(2)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结束时期。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2、手工业:规模扩大。
3、商业出现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
二、王室衰微
1、原因社会动荡,各种制度遭到破坏,分封制逐步遭到瓦解。
2、表现(1)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已无力控制诸侯;
(2)诸侯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
(3)诸侯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导致周王室在财政上陷入困境。
3、结果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国势力崛起。他们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三、诸侯争霸
1、背景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展开争斗;民族间的矛盾也有所发展。
2、经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齐桓公)
3、影响(结果)
(1)消极影响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2)积极影响促进局部统一和民族融合。
相关推荐
关注学习方法网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中考知识点,应试技巧
助你迎接2021年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