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历史知识点: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学习方法网整理了关于2022年中考历史知识点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背景抗战胜利后,中共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2、依据1947年,中共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内容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3、制定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4、结果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
5、意义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二、战略进攻
6、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①时间、领导人1947 刘伯承、邓小平
②目标威胁南京和武汉
③意义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是解放战争的转折点)
④毛泽东对挺进大别山的战略部署做了生动的比喻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这样的兵力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两头力量强,还有攻势;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
三、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7、战略大决战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1)辽沈战役(关门打狗)
①时间1948.9开始;
②领导人林彪、罗荣桓;
③先占锦州 (“门”);
④意义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东北解放。
(2)淮海战役(中间突破)
② 时间1948.11月开始;
②领导人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等;③中心徐州
④胜利在河南东部陈官庄 全歼敌军,共歼灭和改编军队55万余人;
② 意义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解放了长江以北)
⑥人民支持陈毅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说明人民群众的支持是解放战争胜利的保证。
(3)平津战役(瓮中捉鳖)
时间1948.11月开始。
意义①歼敌52万余人,华北基本解放。②北平和平解放,1949年初,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傅作义被称为民族功臣。
8、三大战役的意义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人民解放战争
在全国的胜利。
9、百万雄师过大江(渡江战役)
时间1949.4
领导者毛泽东、朱德
意义1949.4.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垮台。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形成了今天的台湾问题。
10、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①中共的英明决策;②人民群众大力支持;③解放军英勇作战;④国民党的腐败。
相关推荐
关注学习方法网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中考知识点,应试技巧
助你迎接2022年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