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 >

2022年中考历史复习:戊戌变法

中考 2023-02-03 18:34中考时间www.ettschool.cn

  学习方法网整理了关于2022年中考历史复习戊戌变法,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

  一、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二、经过

  1.公车上书:

  (1)背景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群情激愤。

  (2)经过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书光绪帝,要求拒和、变法、迁都。

  (3)影响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2.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图强,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影响最大的报刊上海的《时务报》(梁启超)和天津的《国闻报》(严复)。

  3.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

  (1)开始标志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2)主要内容

  三、结果失败。变法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康有为、梁启超出逃。谭嗣同、刘光弟、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就义前曾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四、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五、意义戊戌变法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六、变法失败的原因

  (1)客观原因:顽固派势力强大,维新派力量薄弱。

  (2)主观原因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充分发动群众,只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六、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相关推荐 

  

  

 

关注学习方法网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中考知识点,应试技巧

助你迎接2022年中考!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