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分析:学生逆反不可怕
专家您好
我是一位年轻的班主任,在一次班会上,我对同学们说“你们上初中了,要进入青春期了,会出现逆反心理,你们自己要注意一些。”可是我话一说完,就听到有同学公然反对我“谁逆反了,你才逆反了呢!”“就是,凭什么说我们逆反。”我当时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以“下课”为由逃出了教室。
分析
我女儿上初中后,有一天回到家里对我说,心理老师上课的时候也是这么对同学们说的,同学们也是这么反驳的。她问我老师说的对吗,我回答她在心理学上是有这个规律的。学生在反驳的时候,就是一种逆反心理的表现状况。应该怎样回答孩子的话,我当时对女儿说“孩子,逆反意味着你长大了,你不再人云亦云,你有了独立的思考和判断,你有能力的时候要善用这个能力,在反之前要思考别人的话对不对,如果别人的话是对的,我们就不要反了,要不反了以后自己会后悔的。”我这番话,相信会让很多老师惊讶,不可否认的是,确实应该这么说。
在我们老师心目中,逆反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对孩子的逆反心理和行为表现很头痛。其实,我们大可不必把逆反期看得如洪水猛兽一般,因为这是孩子成长的必然阶段,从心理发展来看,是自我意识成熟和完善发展的时期,逆反代表孩子长大了,他有了独立的见解和独立的思考,不再人云亦云;要表现他是一个独立的人、有独立思想,自己的事情自己可以决定。因为他还不成熟,不能以完美的方式表示自己的独立,所以也容易出现问题,那就是可能会逮谁反谁,尤其是反感大人用权威的方式对待他,一旦他认定那个人不顾及他的独立意志而以权威的面貌出现,他的逆反表现就会更加明显。所以老师要做的就是要从积极的角度看待学生的逆反,要从内心中尊重学生的独立,祝贺孩子的成长。
不要以权威的面貌出现,不要直接把自己的结论强加给学生,不管我们的想法多么正确,也要给学生思维的空间,让他有机会能沉下心来认真思考;给他提供可能得出正确结论的信息,帮助他完善自己的思考。
学生出现不冷静的行为时,不要直接正面冲突,帮助学生先冷静情绪,再谈问题。不要在大家面前让学生当时承认自己的问题,而是单独面对学生耐心谈话,给他时间自己反思。
要给学生提出忠告不要轻易地反对他人,当别人在发表意见时,你先别着急反,先想想别人说的对不对,对了你不听将来会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