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关注学生日常负面情绪,有情绪早疏导
学习方法网整理了关于家长必读家长关注学生日常负面情绪,有情绪早疏导,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与震惊社会的佛山一中学生文沙桥底被残忍刺死的案例不同,最近佛山连续发生两起校园暴力事件,“佛山十四中初一女生被围殴”和“佛莞两地学生互殴事件”,施暴者的身份都不是社会人员,而是同学。虽然学生之间的相互打斗并未上升到触犯法律的程度,从那一段段羞辱被打者的视频,微博上狂热的“帮派式”的骂战,无不暴露出学生们的戾气。记者调查发现,过半学生表示看过、听过或曾遭到过其他同学的言语和行为恐吓。心理专家呼吁,学生日常积累的负面情绪必须及早疏导,否则将面临校园暴力升级的危险。
-记者调查
过半受访学生称身边曾发生校园暴力
十几岁,叛逆期,年轻气盛,在一样的校服里面住着不一样的热血、不一样的情绪、不一样的愤怒的灵魂。记者连日来随机采访了十几名同学,当中竟然有9人表示身边发生过校园暴力,不过没有人表示曾发生在自己身上。
“有同学被人勒索,(被)本校的和校外的(勒索)都有,说不给钱就要挨打,还有人被借手机,还回来的时候话费已经没有了。”禅城区一初中男生说。
“没见过真打起来的,平时打球,或者什么别的活动的时候都有不愉快,班与班之间,号称要打架,不过没有打,嘴上说的有。”禅城区高中生小张说“高中好像还好,读初中的时候多一些,每个人性格不同嘛,有的人的确比较怪,说话做事不合群,所有人都讨厌他们,让人讨厌的就那么一两个,每个班上都有这样的人吧。”
而对于佛山十四中发生的初一女生被打事件,被爆之初该校也有学生对此颇为不屑,认为该女生被打是罪有应得,因其“平时有些嚣张,说话不注意,打她的人都是我朋友。”
不过,佛山市教育局主管校园安全的负责人表示,校园暴力事件在佛山很少有,禅城区教育局主管德育工作的负责人也表示十四中打架事件“很意外”。
而据佛山12355心理咨询热线负责人、国家级心理咨询师邓赞朋介绍,该热线每年都会接到与校园暴力有关的求助电话,但数目基本维持在两三例左右。
戾气从何来?
“网游病”助长错位的英雄主义
初三学生斌仔,除了和朋友们在一起谈网游外,几乎无话可说。“在网游可以交朋友,练级,级别越高装备越好,越厉害,可以统领别人,在网上称王称帝。”
这群沉迷网游的学生,被称为患上了“网游病”。“现在很多网游的场景凶残暴力,网游用多了,不少青少年就会游离在角色与现实之间,无法分清,很容易效仿游戏中的场景。在网上打架杀人是不需要负责任的,而且打赢了或者杀死了对手还有奖励,他们在网上扮演的又是大英雄的角色。逐渐培养出一些青少年的错位的英雄主义,以为打赢了就有英雄感。”邓赞朋说。
对此,斌仔不以为意,自称网络跟现实肯定分得清楚,不会混淆。“无聊的时候,没事干的时候,或者心情不好的时候才打网游,平时还是照常上课,学习还行。”
很多时候,家长和老师们往往只注重学生显而易见的情绪,却忽略了网游造成的负面情绪。“校园暴力事件表面上是因为学生一时冲动引起的,其实是在校或在家一些情绪上的不安而累积爆发的。”
斌仔选择将学习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在网游上发泄,时间长了会越陷越深,对网游更加信任,难免被虚拟左右。并且,影响学生们的不光是网游,还包括网络发达的咨询。十四中初一女生被羞辱打骂并拍摄视频上传,“有可能就是效仿了网上看到的类似的片段,一些网站播出这样的视频,暴露被打者的隐私,对受害人造成的心理伤害比身体的伤害还要严重。而有的人看到视频有样学样也是坏的范例。”禅城区教育局主管德育工作的负责人说。
戾气如何消?
学生之间的互助或许更有效
从佛山市教育部门的介绍来看,佛山市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可说是做得相当好,不仅每个学校都配有专职心理老师,而且所有任课老师都要接受全员心理教育培训,并对老师评A、B、C三级,持有C证及以上的老师才能担任班主任。,许多学校配有专职法制副校长。发生十四中打架事件,学校和教育部门都表示“很意外,按说我们的德育工作做得是很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