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考你没商量
“百姓大讲坛”之备战中考公益讲座一讲,近日在市图书馆一楼多功能厅如期举行。来自实验中学的叶明文老师就如何应对2009中考语文,为广大考生及家长们作了一番可操作性颇强的考前复习指导。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很多没有座位的学生和家长站着坚持听完了整场讲座。
麻建丽/文 陈翔/摄
“画一张图表,对试题的类型、分布了然于胸,才有助于你把握语文复习的脉络,寻找自身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复习。”一开场,叶明文老师就以2008年我市中考语文试题分布表为例,鼓励同学们从大局出发,结合自己“一模”、“二模”失分的知识点,来把握中考语文四大“板块”的试题。
第一板块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梳理知识 理解式记忆
叶明文老师以一道道易答又易失分的考题为例,指出了这个“板块”中需要关注的几个考点及复习建议根据拼音写汉字,很多来自课内语段和“读一读,写一写”,熟练掌握常用字,注意音近字、形近字,强化难写的字,还可以为自己备一本字词整理的小本子,逐步缩小范围;在具体语境中准确使用词语,需要同学们仔细品读上下文,关注前后照应,比较揣摩;3年6本书,今年中考又有90多首需要识记的古诗词,要正确默写这些诗词,就需要平时多一些积累,特别是反复巩固名句的默写,另一方面,可以对识记的诗文作适当的诠释,把增强记忆逐渐融入我们的知识、情感结构中,成为一种文化,沉淀在我们的精神世界中。
名著的体验和积淀、重要作家作品常识的识记与运用,是近几年我市中考中很新颖,也最煞费苦心的题型。需要提醒考生一点,这类题不是简单的上下句填空,答题时要紧扣课文内容,上下句要放在意境中去理解,尽可能地打开思维,有情感地表达,注意句式,语言要通顺流畅。复习时要对名著和重要作家的作品从常识、内容、主题、思想情感、人物性格、写作特点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归类,多训练对文章的概括、点评能力,学会用一句话甚至是一个词、一个字来浓缩作品。
“综合性学习题型多样,也是紧扣情感与文化。”叶老师指出,同学们要对“永嘉诗韵”和“瓯越民俗”的内容作横向梳理,关注诗句中语言的精妙之处和蕴藏的文化信息。
第二板块
现代文阅读
品味语言 关注情感
“很多失分点是因为语言表述不到位,心中明白,下笔却不利落。”以《古典之殇》为例,叶老师向同学们讲述了如何从词语含义、句子内涵、梳理情节、关键语句,从全文的内容与思想情感等方面出发去赏析现代文。他说,近年来,文体在逐步淡化,更突出时文、美文等文学作品的阅读,展现一定的文学厚度,关注情感价值。学生们答题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脱离文本,运用自己的话,过于主观臆断,或是照抄原文,不加改动,表述生硬不自然,语言不加以组织,语句不通顺,意思不明确等等。
,考试时同学们要阅读全文找出每段、每一部分的关键词语、关键语句,融合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有助于读懂文章、理清文章的思路,要有“原文”意识。
第三板块
古诗文阅读
体会意境 领悟情怀
对于由古诗词鉴赏和文言文两部分构成的第三板块,叶老师认为,古典文学精华,最需要同学们用心去品读感受,领悟文章的趣旨和思想情感,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作者的心态和情怀。
在古诗词鉴赏的过程中,要圈出关键的字词,辨析修辞手法,体会出诗句的意境,感受诗句的情感。
为了便于广大考生复习,叶老师整理了现用教材的27篇文言文篇目,建议同学们熟练掌握课内文言文,突出常用字词,关注通假、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知识点;突出重点句子的理解,答题时注意字字对齐、以直译为主,准确翻译关键词,注意省略句、倒装句。
第四板块
作文
关注选材 打开思路
“关注生活、关注心灵、表达真情实感,追求情感的真实与心灵的感动;具有想像力,体现出较为浓厚的文化底蕴,有一定的思辨能力。”针对作文方向,叶老师提出了写作中要注意的几点意见。
对于写作的材料,毫无疑问,只有自己经历过、生活过,才会是最难忘、最真切的,运用你熟悉的生活材料和体验深切的材料,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下笔自然会更有内容。,就要学会内化自己的课外阅读,有了平时广泛地阅读,写“挫折”就不会局限在贝多芬,还可以走近史铁生渗透苦难的地坛,走近郭晖充满凄美的轮椅……写作就是创造性地吸收你的生活材料和阅读思考,在思考中融化自己的阅读,从而丰富文章,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对于写作思路的打开,叶老师以《我与的距离》为例,通过“距离是什么?为什么有距离?怎样的距离”等一系列设问,引导同学们打开写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