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 >

中考各科冲刺复习及考场技巧

中考 2023-02-02 17:24中考时间www.ettschool.cn

  语文

  记叙文阅读要品味语言

  徐璐(双十中学语文备课组组长)

  记叙文阅读关键在于品味语言,赏析句子。

  1.找修辞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事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

  (5)反复突出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6)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7)反问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格式运用……的修辞手法,把“”比成“”,(结合具体语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谈作用)。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2.找描写方法,分析其作用

  人物描写——— 为了刻画人物形象。

  格式这句话运用了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身份、品德、心理等等)。

  自然环境描写——— 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3.找使用精妙的动词、形容词或副词,再分析作用

  格式先明确挑选出这些词,再结合具体语句分析。词语赏析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 (引申义,比喻义,双关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使不明了的明了化;将比喻、象征还原)。

  格式“&tis;&tis;”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记叙文标题

  标题好处

  共同深化中心,升华主题

  个别文章线索,一语双关,艺术性 (修辞手法等)

  拟标题可在文章中搜寻(找开头,找结尾,找线索,找感情)。句子段落作用

  从两个角度分析1.内容上段落大意,句子大意;2.结构上A、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上文(或全文);B、对下文引出下文,埋伏笔、作铺垫;C、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句子含义

  一般两种情况说出言外之意;还原比喻义的本意。

  概括归纳包括概括人物形象和概括记叙内容。

  概括人物形象,方法不要离开原文,尽量用原文的语句概括。注意规范表达。如具有&tis;&tis;&tis;&tis;的性格,&tis;&tis;是一个&tis;&tis;&tis;&tis;的人。

  概括记叙内容,方法人+事+结果,其他内容可作为定状补。

  体验人物情感,揣摩心理活动,方法A、必须用第一人称;B、言之有物,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C、特别注意“矛盾,复杂”的心理描写。

  联系实际,表达阅读感悟,方法我认为……因为……所以……有一次……

  结合中心,表达规范,事例具体。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