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语文关于句子成分排列:补语
补语(“得”补语“的标志)
1.结果补语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与中心语有因果关系,补语常用的是形容词,少数用动词。
例1这个字写〈错〉了。
例2她哭〈红〉了双眼。
例3上课前十分钟你得叫〈醒〉我。
2.程度补语
程度补语很少,限于用“极、很”和虚义的“透、慌、死、坏”等,表示达到极点或很高的程度,也可以用量词短语“一些、一点”表示很轻的程度。谓语中心语多是形容词。
例1心里痛快〈极〉了。
例2这几天真是烦〈透〉了。
例3这家伙讨厌〈死〉了。
例4比上次要好〈一点〉。
3.状态补语
表示由于动作、性状而呈现出来的状态。中心语和补语中间都有助词“得”。
例1有的同学对许多问题想得〈太简单,太浅〉。
例2讲的人讲得〈眉飞色舞〉,听的人听得〈津津有味〉。
例3他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4.趋向补语
表示动作的方向或事物随动作而活动的方向,用趋向动词充当。
例1远处传〈来〉了他的笑声。
例2所有的同学都坚持〈下来〉了。
例3人绝不能轻易把生命交〈出去〉。
5.数量补语
表示动作发生的次数,动作持续的时间,或者动作实现以后到目前所经历的整段时间。
例1看了<几遍>。
例2等了<一会儿>。
例3来了<两个月>。
6.时间、处所补语
多用介词短语来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和处所,包括表示动作的终止地点。
例1她生〈在南海〉,却不知道死〈在何方〉。
例2这件事发生〈在2008年〉。
7.可能补语
这种补语的中心语主要是动词,也有少数是形容词。补语有两种,一种是用“得”或“不得”充当,表示动作结果能实现或不能实现,另一种是在结果补语或趋向补语和中心与之间插进“得/不”,表示动作的结果、趋向可能不可能实现。
例1这个东西吃〈得〉吃〈不得〉?
例2作业一定要认真做,马虎〈不得〉。
例3看得清楚,看<不>清。
相关推荐
关注学习方法网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中考知识点,应试技巧
助你迎接2022年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