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刘庆问饮
★刘庆问饮
后周柳庆,初士后魏,为雍州别驾①。有贾人持金二十斤,诣京师交易,寄人停(居)止。每欲出行,常自执管钥。无何,缄闭不异而并失之。谓是主人所窃。郡县讯问,主人遂自诬服。庆问而疑之,乃召问贾人曰"卿钥常置何处?"对曰"恒自带之。"庆曰"颇与人同宿乎?"对曰"无。"曰"与同饮乎?"曰"向者曾与一沙门②再度酣宴,醉而昼寝。"庆曰"主人特以痛自诬,非盗也。彼沙门乃真盗耳。"即遣吏逮捕沙门,乃怀金逃匿。后捕得,尽获所失之金。
(选自宋·郑克《折狱龟鉴》)
【注释】①别驾官名。后魏于诸州置别驾从事史,掌总理众物。②沙门僧人。
【译文】
后周柳庆,起初在后魏做官,担任雍州别驾。有个商人携带黄金二十斤,到京都进行交易,借人房屋居住。他每次要出行时,常常是自己掌管着钥匙。没多久,房门关锁如常,而金子却全部丢失了。商人认为是房主人偷的,于是报官,(房主人被送到县衙审讯逼问,)于是无辜服罪。柳庆听说后觉得可疑,便召商人讯问"你的钥匙常放在什么地方?"商人回答说"经常自己带着。"柳庆又问"你可曾和别人一同住宿过吗?"商回答说"没有。"柳庆接着又问道"与别人一同喝过酒吗?"商人回答说"先前曾和一个僧人畅饮过两次,酒醉得大白天就睡着了。"柳庆说"房主人只是因为拷打而自己无辜服罪的,并不是盗贼。那个僧人才是真的盗贼哩!"于是派吏卒去逮捕僧人,僧人已经携金逃跑了。后来捉住僧人,所失的金子全部追回。
【阅读训练】
1.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诣(2)向者(3)特(4)诬
2.翻译
(1)无何,缄闭不异而并失之。
(2)与同饮乎?
3.贾人丢失了东西,为何怀疑是主人?
4.柳庆是如何问案的?(提示注意标题)
【参考答案】
1.(1)到(2)先前(3)只是(4)无辜服罪
3.自己拿着房间钥匙,房间紧闭如常而金钱却丢失了。
4.柳庆商人"你的钥匙常放在什么地方?"商人回答说"经常自己带着。"柳庆又问"你可曾和别人一同住宿过吗?"商回答说"没有。"柳庆接着又问道"与别人一同喝过酒吗?"商人回答说"先前曾和一个僧人畅饮过两次,酒醉得大白天就睡着了。"柳庆据此判断房间主人只是因为刑讯痛苦才被迫认罪的,并不是真正的盗窃犯,那个僧人才是真正的盗窃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