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 >

初中语文文言文常用词语总结(三)

中考 2023-02-01 13:56中考时间www.ettschool.cn

九.于

  1.(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

  ①可译为"在"

  尝射于家圃。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卖油翁》

  求二石兽于水中

  湮于沙上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山门圮于河--《河中石兽》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伤仲永》

  于厅事之东北角。--《口技》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口技》

  其一犬坐于前。--《狼》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第一个"于")

  --《大道之行也》

  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

  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观潮》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观潮》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说》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于是冰皮始解。--《满井游记》

  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试用于昔日。/躬耕于南阳。--《出师表》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往身于外者。--《出师表》

  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于是鸱得腐鼠。--《惠子相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可译为"到"。

  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夸父逐日》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醉翁亭记》

  仓鹰击于殿上。/何至于此!--《唐雎不辱使命》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遂用猖蹶,至于今日。--《隆中对》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还于旧都。--《出师表》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公输》

  皆朝于齐。--《邹忌讽齐王纳谏》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③可译为"从"。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大道之行》

  见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醉翁亭记》

  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不辱使命》

  休祲降于天。--《唐雎不辱使命》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夫鹓鵮发于南海。--《惠子相梁》

  2.(介词)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