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 >

2020初中语文八上《富贵不能淫》原文翻译及习题

中考 2023-02-01 13:56中考时间www.ettschool.cn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俱,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往之女家,毕敬毕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正理,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公孙衍、张仪在诸侯面前竟也像妇人一样!)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
 
  一、文学常识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二、解词
 
  ①妾妇之道 (方法)     ②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这,这样的人 )
 
  ③居天下之广居(居住 )  ④无违夫子(④违背)
 
  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2分)
 
  三、得
 
  (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能够
 
  (2)得志,与民由之得到  实现
 
  戒
 
  (3)往送之门,戒之曰   训导
 
  (4)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谨慎
 
  四、理解与思考
 
  1、景公心目中的大丈夫是什么样的?
 
  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2.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4分)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 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2分)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委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或“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1分) 文天祥、鲁迅、项羽等典型例子(1分)。
 
  4、“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各指代什么?(2分)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5、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2分)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6、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2分)
 
  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
 
  7、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这句话出自《孟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其心;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8、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
 
  他们以自己的喜怒哀乐行事,挑起天下战争,这是崇尚强权,极端的个人主义;他们不以正义为标准不以天下太平为己任,不以百姓幸福为理想。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