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 >

2022年初中语文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原文翻译

中考 2023-02-01 13:56中考时间www.ettschool.cn

齐国发生了一次严重的饥荒。有一位名叫黔敖的贵族奴隶主在大路旁摆上一些食物。出自春秋战国戴圣的《礼记·檀弓》。

1《齐大饥》原文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饥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2《齐大饥》翻译

齐国出现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送给路过饥饿的人。有个饥饿的人用袖子蒙着脸,无力地拖着脚步,莽撞地走来。黔敖左手拿着食物,右手端着汤,说道“喂!来吃吧!”那个饥民扬眉抬眼看着他,说“我就是不接受那种呼喝的施舍,才落到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最终饿死了。

3《齐大饥》注释

(1)哀极伤心。

(2)式同“轼”,车前的横木,供乘车时手扶用。

(3)子路孔子的弟子名仲由字子路。

(4)壹似很像。

(5)舅在古文中也指“公公”,即丈夫的父亲。

(6)苛苛刻,暴虐。

(7)小子孔子对学生的称呼。

(8)识(zhi)同“志”,记住。

(9)去离开。

(10)于比

4《齐大饥》出处

出自春秋战国戴圣的《礼记·檀弓》。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该书编定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礼记》章法谨严,映带生姿,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

自东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尊为“经”,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

  相关推荐 

  
 

关注学习方法网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中考知识点,应试技巧

助你迎接2022年中考!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