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教案 语文开国大典教案

教育新闻 2024-04-07 21:01学习方法网www.ettschool.cn
 语文 《开国大典》教案 1
  一、教学目标
  (一)继续学习课文第3、4、5段。进一步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
  (二)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较深刻的句子。
  (三)学习课文用词准确、多处运用比喻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结合课文训练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
  (二)理解文章中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三)学习文中用词准确,多处运用修辞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第3段。
  1.指名读第3段。
  2.文中描写几种兵种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哪三种?请三名学生分别朗读描写海军、陆军、空军的语句。
  3.讨论。
  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说出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1)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
  (“挺着”是描写战士们雄纠纠、气昂昂的样子,“钢铁巨人”给人以坚强高大的印象。这句话表示了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威武雄壮,它是人民的武装,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强大平安保证。)
  (2)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抛”是描写群众情不自禁地把帽子、报纸等东西向高处扔去。“盖过”是描写群众的欢呼声之大,超越了飞机的隆隆声。这句话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群众在观看阅兵式时,看到自身的飞机飞上蓝天时的激动喜悦的心情。)
  (3)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身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嗓子喊哑了、手掌拍麻了,说明了人们的心情欢快、激动到了极点。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而表达的快乐和激动的心情。呼喊和鼓掌这是表达高兴和激动心情的形式。)
  4.齐读第3段。
  (二)学习第4段课文。
  1.读课文(默读或指名读)。
  2.说出这段的主要内容。
  3.画出文中描写阅兵式后,黄昏时天安门广场景色的句子。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天安门广场上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让学生反复读这几句话,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句式整齐的写作特点。这样生动的描写,烘托了人们仍旧沉溺在开国大典的喜悦气氛之中,从侧面表示了中国人民当家做主人的无比幸福的心情。)
  (三)学习课文第5段。
  1.指名读课文第5段。
  2.说说“光明充溢了整个北京城。”这话的意思?(“光明充溢了整个北京城”,不只是指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城永远解脱了过去的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这是人民群众心里的光明。)
  3.学生齐读第5段课文。
  (四)学生合上书,听配乐朗读课文,边听边回忆全文内容。
  (五)说出本文的中心思想。
  (六)巩固练习。
  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跟括号里的词语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
  (用投影出现下列句子。)
  (1)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走向)会场。
  (2)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朝着)主席台。
  (3)两股红流(xxx队伍)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走)去。
  (七)小结。
  (八)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语文 《开国大典》教案 2
  一、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典礼、协商、汇集、宣布、电钮、瞻仰、旗帜、选举、领袖、徐徐上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写出课文梗概.。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4.领悟本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体会中国认人民对新中国的成了感到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板书课题,解题。(国家创建时举行的盛大典礼)
  2、整体感知课文
  (1)初读课文,思考课文的叙述顺序。并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2)再读课文,说说课文重点写了开国大典的哪几个盛大场面?
  (3)画出文中让你感受最深的语句,在旁边标注上你自己的体会,想一想表达了人民怎样的感情。
  (4)在组内讨论交流。
  (5)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体会。
  在品读了重点词句后练习有感情朗读。
  (6)指导书写生字词。
  3、精读课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大典开始,写了哪三件事?(学生快速默读、思考)
  (2)大典进行中,哪些场面最让你感动?(边读边画、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进行批注感想
  (4)指导朗读,表现出群众欢腾、热烈的场面。
  (5)用同样的方法学习阅兵式部分。
  (6)指名读课文第5段,画出文中描写阅兵式后,傍晚时天安门广场景色的句子。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
  (“天安门广场上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只礼花陆续…………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让学生反复读这几句话,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句式整齐的西写作特点。这样生动的衬托了人们仍旧沉浸在开国大典的喜悦气氛中,表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人的无比幸福的心情。)
  (7)理解“光明充满整个北京城”的意思?想想本文的中心思想。
  (8)学生听配乐朗读课文,回忆全文内容。
  4、、扩展
  (1)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开国大典的盛况。试写出课文的梗概。
  (2)仿照课文写出3个比喻句。
  (3)阅读自读课文的《刻骨铭心的国耻》。
  语文 《开国大典》教案 7
  教学目的
  一,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二,结合理解课文,训练学生适当提高阅读的速度。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一,理解文章中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二,训练学生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方法
  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点拨为辅。
  教学用具
  电脑课件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爱党爱国之情。
  2,理解含义教深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读一读
  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然后说说课文重点写了开国大典的哪几个场面?(典礼开始,毛主席宣读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
  出示影片,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场面?(出示图片)
  2,谈一谈
  看过影片,同学们一定有许多想法,请各小组讨论,然后选一个代表说出来,比比看,哪一组讲得最好?哪组同学最聪明?
  3,找一找
  (1)请找出文章中你最感兴趣的段落,说明理由。并有感情的朗读。
  (2)请找出文中含义较深的句子,谈出对句子的理解。(出示句子)
  a.“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怎么理解?没“站”起来之前是什么样子的?谁领导我们“站”起来的`?
  b.“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传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起欢跃起来”怎么理解?“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什么?“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指什么?“全中国人民的心一起欢跃起来”指什么?
  c.“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怎么理解?“红流”指什么?“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何意?
  4,再谈一谈
  刚才同学们谈得很好,能抓住文章中心。现在请同学们再看影片,结合刚才学习的课文内容,再深入谈谈你的看法。
  5,背一背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比一比。
  三,复习巩固。
  对照板书,中心。
  四,布置作业。
  继续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五,板书设计
  语文 《开国大典》教案 3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油画《开国大典》的讲述与欣赏,使学生了解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伟大成就,提高学生对油画中华民族化特点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
  二、教学重点
  作品的艺术处理及民族绘画与西洋绘画结合的特点。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具大幅《开国大典》印刷品一张,[富有民族特色的工笔画和年画各一幅。
  2、学具教材,笔记本。
  四、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课前准备。
  (二)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中国的民族绘画——中国画,是以线条、墨色来表现形体、质感,并与诗、书、画、石相结合,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效果。(出示中国画、年画挂历)而西洋画中的主要画种————油画,却以丰富、能表现复杂的色调层次,能绘声绘色地表现人物形象。今天让我们来欣赏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开国大典》(出示油画《开国大典》)
  (三)作者介绍
  作者董希文(1914———1973年),我国著名的油画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浙江绍兴人。1933年考入苏州美专,1934年进杭州国立艺专预科学习,后考入该校本科。1938年在上海美专借读半年,后又去湖南沅陵国立艺专学习。学校内迁贵阳后,常去苗寨写生。1939年随校再迁昆明,毕业后由学校推荐去越南河内美术专科学校学习,不久回国。1940年到贵州省合作委员会编辑股任职。1943年至1945年在国立敦煌壁画研究所临摹壁画。1946年在北京艺专任教,1949年————1973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生前曾是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委员,中国美协创作委员会委员和绘画组副组长。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研室主任。曾任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塑创作组长,并作《武昌起义》浮雕草图。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及参加香港、法国沙龙展出。并多次被选中为中国军、政代表团出国赠人的国礼。《开国大典》是中国油画民族化发展历程中的代表作,并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肯定。他的艺术功底深厚,强调从整体观察对象和概括描写。重视以情作画,画中寓情。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深受群众喜爱。
  (四)艺术欣赏
  1、主题思想作品是一幅深为群众欢迎的革命历史画。它表现了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宏伟壮阔的场面,再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划时代的一刻。
  2、作品欣赏
  (1)《开国大典》概括画宽4.05米,高2.3米,油画。1952年至于953年作,现藏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画面主体为毛泽东主席和其它中央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代表着亿万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这庄严的声音,响彻天安门广场,回响在祖国大地,震撼着全世界。
  画面上,国家领导人虽只在左侧占画面三分之一的部分,但在暖调子的红灯笼、红柱子、红地毯的衬托下,非常醒目。毛泽东主席健朗魁伟的身姿处于画面中心,也体现了领导全中国的核心之核心,并与远方千千万万的群众遥相呼应,共同为中国历史掀开新的一页而自豪。画家在构图、设色、人物等场面的处理上,体现出一个泱泱大国的气魄和风度。如果你到过天安门城楼上,会更加体会到作者构图的大胆与巧妙。画家在画面上加宽了左右两边红柱子的实际距离,并把右边的一组红柱子搬到画面之外;将栏杆、地毯、xxx队伍平行舒展开去使宏大的群众场面得以充分表现。
  天安门座北朝南,中央领导人本是面向南方站在毛泽东主席后面,处于逆光之中并背向观众。画家大胆地将中央领导人的位置移至左侧一角,从而消除了逆光与背向观众的现象,使画面显得更加明丽而喜气洋洋。再细看,毛主席的集团也不是面向正南方。,典礼当天是阴天有雨的天气,画家却把它改为秋高气爽的晴朗天气,使人有天随人愿、清爽欢快之感。所有这些大胆的改动,一般人看画时都并不会察觉,不会去分析这些情况给人的印象是,该画真实地、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开国大典的盛况。非如此不可。这就是艺术家大胆而高超的构图技巧,从而体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艺术不是生活毫不走样的“复制”,艺术的真实,不是生活的真实。艺术的表现,是由主题的需要而决定的。
  画家在此画中努力使西方的油画技法与我们民族的审美观相适应,特别在色彩处理上,强调色彩的单纯,对比强烈。红地毯、红灯笼、红柱子及远处红旗的海洋与蓝天、绿树形成对比基调,使画面热烈而明快的;金黄色的菊花与蓝天、白云的对比。既点明了秋高气爽的季节,又与黄色的灯穗相呼应,增强了华贵灿烂、富丽堂皇的欢庆气氛。,画中强调了物体的固有色,减弱了随光线、环境而异的西方画法用色法。柔进了中国画法的工笔重彩绘画技巧和敦煌壁画用色的`特点。画家在描绘红地毯时,还独具匠心地在颜料中加入砂粒而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画家深厚的艺术功底,使这幅画成为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优秀作品。
  (2)《开国大典》的历史遭遇
  作为历史画,不同于其他画种,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云表现事物的本质,要尊重历史的真实性。画家在处理历史的真实与艺术表现的手法上,掌握的分寸恰到好处。然后此画曾两次被歪曲修改。一次是1954年后,国家领导人中涂掉了高岗;第二次是1972年,去掉了刘少奇。这都违反了历史的真实性。所以,在1979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才使该画恢复了它的原状貌。
  (五)艺术成就
  1、体现了中国历史的转折—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历史性画卷。
  2、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新起点——是西方的油画技法与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相结合的典范。
  3、体现了文学艺术既高于生活,又忠于生活。历史画,既要尊重历史的真实,又要进行艺术的提炼。
  (六)结论
  《开国大典》是划时代的历史画卷,是西洋画(油画)与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相结合的杰作。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