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火”而行——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探火目击记

教育新闻 2023-01-12 18:16学习方法网www.ettschool.cn

  7月23日12时,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大厅里,银屏闪烁,紧张有序。

  这个牵引神舟、护送嫦娥的中国航天飞行控制“神经中枢”,将见证中国航天的又一个伟大时刻——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出征太空。

 

  “30分钟准备!”12时11分,调度声响起,大厅里来回走动的人逐渐减少,现场科技人员对任务流程、参试系统、试验文书进行检查。在倒计时的作用下,现场气氛虽然让人激动和紧张,但身经百战的科技人员更多的是从容与坚定。

  大厅巨幅大屏的两侧显示着发射塔架的实时画面,可以看到,地面人员正在有序撤离。此刻,火星探测任务飞控团队总师崔晓峰坐在指挥席,脸上看不出太多的紧张。尽管此次任务状态新、飞控难度大、技术要求高,但前期充分、全面的准备工作给了他足够的信心。在任务前的几分钟,他还笑着与身边的同事相互加油打气。

  大厅里敲击键盘的声音此起彼伏,所有人都专注地紧盯眼前的工作,不敢有一丝懈怠。

  “1分钟准备!”12时40分,调度口令想起。期待已久的时刻,已经从分钟临近至秒钟。

  “10、9、8、7……点火!”12时41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大屏上,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点火升空,赤焰熊熊燃烧,照映着腾飞的梦想,点燃了所有人的兴奋与雀跃。

  “发现目标!”“遥测正常、跟踪正常!”来自测控站的报告声接连传来,飞控大厅里的科技人员有的紧盯网脑屏幕,有的关注大屏实时画面,有的根据实时数据紧张测算,各个岗位各司其职,像不同的乐手在共同演奏一曲交响乐章。

  在大厅的巨幅屏幕上,显示着实时的任务数据、主要测控站点信息、实景图像等,根据实时数据模拟的三维动画也在不断地动态更新,为现场决策提供参考。

  “助推器分离!”

  “抛整流罩!”

  “火箭一二级分离!”

  “器箭分离!”

  按照预定时间,各项动作圆满顺利,调度口令一个个传来,大厅里一次又一次响起掌声。

  这时,领航“天问一号”的接力棒交到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手中。在飞控大厅旁的第二指挥厅里,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总师、轨道专家谢剑锋正带领团队飞快地计算着探测器的入轨参数。这是接力棒的“第一棒”,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棒。探测器是否入轨成功,这一棒跑得是否顺利,都取决于他们的计算结果。

  大屏上的测站区域不断闪烁,模拟三维动画和实景相机拍摄画面相互切换,所有科技人员都在等待轨道计算结果,许多国人也都在等待这个结果。

  13时17分,探测器准确进入预定轨道。约5分钟后,总调度刘建刚的声音传来“太阳帆板展开,工况正常!”大厅里掌声响起。

  从这一刻起,火星探测器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护航下,开启漫漫火星之旅,向“火”而行、载梦星河!(完)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