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一扶”青年: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

教育新闻 2023-01-12 18:16学习方法网www.ettschool.cn

  “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

  在重庆荣昌区,2019届“三支一扶”人员李相兰(左)为蛋鸡养殖户进行技术指导。新华社发

  【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看发展、强信心(之六)】

  编者按

  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全国青联十三届全委会、全国学联二十七大召开,强调指出“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我们即将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我国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培育高尚品格,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同亿万人民一道,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最新重要指示精神,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一些重要篇章、重要论述是一脉相承的,饱含着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殷切嘱托、深情厚望。

  在大山深处、偏远乡村,有一支近40万人的“三支一扶”队伍,他们用倾情奉献、专业知识帮扶当地百姓摆脱贫困。今年是“三支一扶”计划启动15年。根据国家相关部委最新部署,今年还将有3.2万名高校毕业生投身基层,支教、支农、支医、扶贫,在广阔天地中挥洒智慧和汗水。光明智库特邀近年来投身基层的四位“三支一扶”青年代表讲述奋斗故事,与读者分享最火热、最闪亮的青春。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金句摘登

  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

  ——2019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

  ——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

  今天,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奋斗精神一点都不能少,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好传统一点都不能丢。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然会有艰巨繁重的任务,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特别需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

  【一线讲述】 

  坚守心中最初的梦想 脚下就会充满力量

  讲述人2019年“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陕西铜川市耀州区照金北梁红军小学副校长 陶建刚

  2012年,我响应国家特岗教师计划,考入陕西铜川市耀州区照金北梁红军小学。当年9月,当我兴冲冲地赶到学校,眼前的景象把我震惊了——一片不大的土操场旁边,矗立着两栋小楼。集办公、住宿于一体的综合楼刚刚完工,房间里除了窗户啥配套设施都没有。学校只有一至三年级,一共33名学生。当天晚上,坐在12平方米“宿办一体”的房间里,我一遍一遍问自己,为什么选择来这儿。不久后,一系列不适应接连而来听不懂方言、吃不惯面食、受不了冬天零下一二十摄氏度的寒冷……来到学校的第一年,离开的念头闪现过无数次。

  2013年5月,我第一次家访,来到住在照金镇芋园村的女孩宋宝庆家里,才知道她和奶奶一起生活,爸爸在煤矿干活很少回家,妈妈是残疾人。孩子奶奶拉着我的手说“我娃很乖,就是可怜得很,一年到头见不到爸妈。陶老师,娃很喜欢你,你不会也和之前的支教老师一样,一年半载就走了吧?”我心里一酸,觉得愧对老人那无奈却又饱含期待的眼神。

  和孩子们的朝夕相处改变了我。我发现,大山不仅带来地理的阻隔,更阻隔了现代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和城市孩子相比,山里的孩子更需要现代知识,更需要青年教师。渐渐地,我坚定了留下来的决心。

  不仅要留下来,还要把学校办好。除了承担美术、道德与法治等教学任务外,我还为孩子们开辟了第二课堂,成立了学校有史以来第一个社团——线描画社团。我们还搭建起交流互动平台及学校网站,使在外务工的家长能时常与孩子沟通,缓解孩子对父母的思念之情。

  因为师资齐备、有校车接送,软硬件条件不断改善,小学逐渐壮大起来。2023年,学校学生已从最初的33名增加到220多名,教学质量也快速提高。除了狠抓教学质量,我们还非常重视孩子们的革命传统教育,打造了“小红星足球队”“小红星讲解员”“小红星合唱团”“小红星舞蹈社团”等十个优秀社团,形成“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红色德育品牌,让红色基因印刻在学生心里。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