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委:西藏新疆两地16所组团受援医院全部通过三级医院评审

教育新闻 2023-01-12 18:16学习方法网www.ettschool.cn

  中新网12月15日网 针对医疗人才“组团式”支援与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西藏、新疆贫困县县级医院工作的有关情况,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李大川15日在发布会上表示,目前,16所组团受援医院全部通过三级医院评审,103个贫困县的县级医疗机构通过二级医院评审,医院整体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就“十三五”期间组团支援与对口帮扶工作进展成效举行发布会,李大川在会上介绍相关情况。

  李大川指出,医疗人才“组团式”支援工作和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西藏、新疆贫困县县医院工作是落实中央有关西藏、新疆工作会议精神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重要部署,加强当地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助力健康扶贫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措施。

  经过五年多努力,现在西藏、新疆的婴幼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这些关键指标都显著改善,两地人均平均期望寿命分别提高到70.6岁、74.4岁,当地群众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程度不断提高。“实践证明,组团支援和对口帮扶工作成效是深层次、历史性的,当地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李大川说。

  李大川介绍,在医疗资源总量上,“十三五”期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两地用于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包括公共卫生、医疗保障、医疗服务、机构建设、人才培养、健康扶贫、疫情防控等多个领域。五年来,16所组团受援医院新开设专科288个,增设床位4390张,新购置了CT、磁共振、PET-CT等大型医疗设备1168台。拉萨、日喀则和山南市人民医院等一批新建大型、综合性医院拔地而起。

  在医疗服务和管理能力上,组团受援医院实施“以院包科”和“五大中心”建设,打造区域医疗高地;县级医疗机构实行“地市包县”,即整合支援方地市整体医疗力量来支持受援县一个县级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按照“四个一”原则,就是帮助当地“解决一个医疗急需、突破一个薄弱环节、带出一支技术团队、新增一个服务项目”,以量变积累换来质变提升。

  截至目前,西藏有400多种较大疾病不需要离开自治区,大多数中病在地市就能得到解决。2189项县域新技术新项目在县级医院逐步推广实施。新疆急危重症基本不出自治区,重病都能够得到比较好的救治,而且效果较好。全疆50%的县医院能够开展以前不能开展的颅脑肿瘤手术、颈椎手术、内镜治疗等复杂手术,两地群众常见病、慢性病得到很好的解决。

  李大川称,目前,16所组团受援医院全部通过三级医院评审,103个贫困县的县级医疗机构通过二级医院评审,医院整体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在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上,16所组团受援医院中有9所医院建成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实现人才培养“本土化”。五年来,援藏专家帮带847个医疗团队、2493名本地医务人员,培养地市级以上医院医疗骨干1927名、县级医院医疗骨干2302名,1187名医生职称得到晋升;“打包移植”内地先进经验和技术成果1143项,共同攻关技术难题1520个,填补和刷新医疗技术空白1661项;申报国家级、自治区级科研项目929项。援疆专家与1368名学员签订培养计划,举办各类讲座3000场次,培训地县医务人员9万余人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470项,填补当地技术空白640项,带领和帮助当地人才申请地厅级以上科研项目209个,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83篇。

  李大川表示,今年年初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参与组团支援和对口帮扶工作的医务人员“白衣执甲”、坚守岗位,悉心指导受援医院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各种处置工作,包括应急预案制定,发热门诊改造,隔离病房设置,以及应急演练等工作。援疆人员还主动参与到乌鲁木齐和喀什地区的聚集性疫情防控工作,发挥了强有力的战“疫”工作队和突击队作用,做到了支援、战“疫”两手抓、两不误,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保卫对口支援成果作出了贡献。

  “下一步,我们将深刻把握新时代党的治藏治疆方略科学内涵,优化统筹资源配置,丰富充实支援内容,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把党中央关于西藏、新疆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推动西藏、新疆医疗卫生事业取得更大发展,为全面建设健康中国做出贡献。”李大川说。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