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街镇走出来的东纵民运战士王月娥 全家多人为革命牺牲
在厚街松山公园内,苍松挺立、翠柏环绕处坐落着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英名录上的156位烈士当中,有一位生在厚街,16岁就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在香港牺牲的烈士,名叫王月娥(王娥)。
王月娥在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港九大队沙头角区民运队长和大队政训室民运干事。1944年,因汉奸向日寇告密,王月娥被捕,敌人对她严刑拷打,她始终未吐露半点秘密,英勇就义。
东莞厚街走出来的革命烈士
在松山公园内,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名录和厚街镇双拥文化展厅革命烈士纪念墙上,都有王月娥的名字。
“为了纪念革命先烈,让后人记住他们的英勇事迹,我们搜集相关史料,建设了厚街双拥文化展厅,把可以确认的156名革命烈士的事迹记录在纪念墙上,王月娥烈士的名字也在当中。”厚街镇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陈一兵告诉记者。
王月娥烈士虽然不为大家所熟知,她的事迹在多本东莞党史资料中都有记载。陈一兵翻开双拥文化展厅馆藏书籍《永远的心碑》,找到了王月娥的革命事迹。
在位于大岭山的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相关史料中,也记载了王月娥的革命事迹。王月娥出生于1921年,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王月娥参加厚街抗敌后援会,组织歌咏团和宣传队,深入各村镇进行抗日救国宣传。
1938年,王月娥离开家乡参加“救亡呼声社国防前线工作队”,在宝安等地开展抗日宣传活动,为后来宝安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打下良好基础。也是在这一年,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当时的东莞县城后,王月娥随同抗日宣传工作队加入了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和其他女同志一起开展民运工作。1940年3月,国民党顽军第一次反共高潮蔓延到广东,部队突破包围后东移海陆丰。王月娥等女战士们和男战士一样爬高山,跨险沟,战顽敌。同年9月,部队从海陆丰重返东宝敌后,王月娥和战友们一起走家串户做宣传发动工作,健全民兵组织,建立交通情报站。她还做好统战工作,动员当地开明士绅,向他们借钱借粮,支援部队统战。她积极协助地方发展一批青年入党,很快就在当地打开了民运工作的局面,帮助部队解决了给养、情报和兵源,有力地支持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开辟大岭山根据地。
面对日寇的残酷折磨毫不屈服
在搜集王月娥烈士事迹的时候,记者多方联系到王月娥在北京的外甥邓海光(王月娥妹妹王月仙之子)。
“据母亲回忆,抗日战争时期,大姨王月娥和母亲王月仙是在不同的地区开展抗日活动的。大姨在香港大屿山等地活动。”王月娥外甥告诉记者,他母亲在世的时候,他曾问过大姨的事迹。
根据史料,1942年12月,王月娥从大岭山调到港九大队;1943年7月初,她又随同丈夫黄高阳调到大屿山,负责民运工作。特别是1944年,她冒着极大危险到各村镇去,鼓动群众坚定信心,做好援助和掩护工作,支持和配合大屿山中队顺利地进行反“扫荡”斗争。
1944年7月初,王月娥随同黄高阳(港九大队政训室主任)和鲁风(港九大队副大队长)一起工作。为了安全起见,3个人分路行动。她在乘船回九龙时,不幸被汉奸发现告密,遭日军逮捕,关押进香港赤柱监狱。
王月娥在狱中毫不畏惧,在残酷的日军面前傲然挺立,没有泄露部队和地下党组织的半点机密。敌人企图采取延期施刑的毒计迫使她软化屈服,但经过连续几个月的严刑拷打和残酷折磨,敌人最终没能从这个坚贞不屈的共产党员身上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于是恼羞成怒把她杀害了。
“大姨牺牲时年仅24岁,敌人因为得不到情报,就杀害了大姨。”王月娥外甥讲述。
全家多人为革命牺牲
早些年,王月娥的外甥也曾去香港赤柱监狱打听大姨的情况,监狱方面表示,日寇投降后烧毁了全部的资料,没有现存的任何资料。只从当年在赤柱监狱工作过的老人那里得知,抗日的战士们被抓进监狱后,都是被严刑拷打和折磨,没有几个人能够活着出来。
1998年重阳节,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隆重举行原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115名抗日烈士名册的安放仪式,王月娥和她母亲黄娥妈名列其中。
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之邀王月娥妹妹王月仙和妹夫邓汀参加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举办的烈士名册安放仪式活动。“我也参加了安放仪式并多次去过香港的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烈士纪念龛凭吊过亲人。”王月娥外甥说。
根据相关史料,王月娥一家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一共有3人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