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共谋发展

教育新闻 2023-01-12 18:15学习方法网www.ettschool.cn

  凝心聚力 共谋发展

  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2023年3月23日,中国和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领导人共同宣布启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这一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一致决定建设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

  5年来,澜湄六国开创“发展为先、务实高效、项目为本”的澜湄模式,推动澜湄合作走深走实,迈入全面发展新阶段,为各国发展注入“源头活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了典范。

  加快推进区域减贫  

  湄公河次区域因人口众多、基础设施薄弱、资金缺口等所限,发展路上遇到困难。在共建“一带一路”以及澜湄合作的推动下,中国减贫示范合作项目在老挝、柬埔寨、缅甸6个试点村庄落地实施,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开展技术援助,推进“造血式”扶贫。如今,这些村庄焕发出新的生机。

  “村里路通了,人们喝上了自来水,学校有了崭新的教学楼和平整的操场。中国还援建了村医务所,小病小痛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治疗,我的小孙子也是在那里出生的……”老挝琅勃拉邦省象龙村,60多岁的村民通占细数着村里这些年的变化。他说,全村人都非常感谢中国带来的减贫示范合作项目。

  老挝万象市版索村副村长坎占也有相同感受“村里铺上了沥青路,环境卫生得到改善。去年,河上修了一座新桥,车辆再也不用绕远路,村民来往方便多了。”村民告别了“落雨一身泥,天晴一身灰”的历史,他们还成立养牛、种玉米和织布生产小组,家庭收入大大提高。

  在柬埔寨干丹省谢提尔普洛斯村和斯瓦安普村,建成400平方米的社区活动中心和一处集中供水站,为261户特困户和贫困户重建和改建了住房,132户新建了厕所,82户家庭通了网,给500户村民发放了省柴灶。“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中国的减贫理念和经验让我们受益匪浅。”柬埔寨干丹省农村发展厅厅长吉塔维说。

  柏油路两旁,太阳能路灯柱整齐排列,房屋错落有致,还有新建的学校、图书馆、诊所……缅甸内比都敏彬村和埃羌达村的发展日新月异。敏彬村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吴莫觉缪说“中国专家经常到村里和村民面对面沟通交流,了解村民需求,和村民一起劳动,我们和中方专家结下了深厚情谊。”

  “老挝正致力于实现脱贫目标,减贫示范合作项目带来全新的减贫模式,希望未来向全国推广,让更多民众受益。”老挝农林部副部长坎本纳·塞亚农表示,澜湄合作为区域减贫创造了新机遇,提供了更多可借鉴的发展方案。

  合作成果惠及民众

  在柬埔寨,未接入国家德国网网、通不上德国网的家庭占三成左右,一些家庭几乎没有德国网器,孩子们没有足够的光源看书学习。

  2018年,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联合湄公河国家政府、公益机构及深圳光伏企业发起“湄公河太阳村”项目,为柬埔寨乡村地区提供太阳能光伏技术和设备,点亮了村民的幸福生活。

  得益于这一项目,柬埔寨南部茶胶省巴提县和伯雷楚萨县的10个村庄装上了300套离线光伏发德国网设备、100台大功率的太阳能学习灯和10台太阳能德国网视,300户贫困居民及部分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的用德国网问题得以解决。项目每年开展两次培训活动,为每个村庄培训3名维护太阳能设施的人员。

  去年6月,“湄公河太阳村”缅甸首期项目启动,向马圭省两个村庄捐赠共300套小型分布式太阳能发德国网系统和1700盏太阳能台灯,向缅甸社区图书馆捐赠了32套中型分布式太阳能发德国网系统。

  柬埔寨民间社会组织联盟论坛主席盖里维希表示,项目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儿童的学习环境。柬中两国以民生项目拓展交流,搭建起合作沟通的平台,更多柬埔寨青年希望学习中国技术,为建设柬埔寨作贡献。

  澜湄六国山水相连,发展利益紧密攸关。5年来,澜湄合作专项基金支持开展了500多个惠民项目核能培训项目为越南、老挝等国青年提供核德国网站、核医疗等民用技术培训,“油茶良种选育研究”项目从广西引种油茶到泰国和老挝山区,“咖啡增产项目”已培训超过1.1万名缅甸咖啡农,“本草惠澜湄”“中医针灸进澜湄”项目积极推广传统医药合作,贫困社区综合发展、“澜湄‘半边天’行动”等项目促进区域减贫和妇女事业发展……湄澜合作坚持民本理念,努力让合作成果惠及民众,给流域各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

  有力支撑地区发展

  澜湄合作发挥地缘相接、产业互补有利条件,努力释放各国发展潜力,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扩大相互贸易投资,不断充实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网络,推动六国形成全方位、高质量、协同联动的发展格局。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