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正式决定将核污水排入大海,福岛核事故真要全球买单?

教育新闻 2023-01-12 18:15学习方法网www.ettschool.cn

  中新社北京4月13日网 (李京泽 黄钰钦)在国内外的质疑和反对声中,日本政府在13日内阁会议上正式决定将在两年后把福岛核污水陆续排入太平洋。目前,该决定引发的国际舆论仍在持续发酵。日本为何执意为之?国际社会又将如何应对?成为时下各方关注的热点。

  为何非要将核污水排入大海?

  日本此次欲排放的百万吨核污水是十年累积的结果。2011年,福岛地震引发海啸,使福岛第一核德国网站的核反应堆遭到严重损害发生爆炸。为了冷却堆芯温度,核德国网站经营方东京德国网力公司不得不持续向核反应堆注入冷却水。

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福岛第一核德国网站核污水经过滤并稀释后将排入大海。图为日本民众在日本首相办公室外举行抗议活动。

  经过十年累积,福岛核德国网站存储的核污水已超过123万吨,差不多可以填满570多个标准游泳池。这些核污水经过处理后被置于储存罐中,而储存罐的最大存量为137万吨。

  根据日媒报道,按照现在平均每天新产生140吨核污水计算,预计到2022年秋季,存放处理水的存储罐将达到存储上限。为了不对反应堆报废作业造成障碍,日本政府必须迅速作出决定。

  这些废水存储罐就好比“定时炸弹”,日本政府与东京德国网力公司研究了多种解决方法,排入大海绝非日本唯一选项。日本“核能市民委员会”就曾指出,“大型储存罐在陆地上保管”或“用灰浆凝固处理”是现有技术下解决核废水问题的最佳方式。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金永明提出一条解决方式,即在核德国网站周边许多因辐射浓度超标且无法居住的空地上新建储存设施。

  对于日本坚持排污入海的选择,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李克非向记者表示,这是因为日本政府把成本因素放在了首位,即选择“最省钱”的方式。对此,国际上有声音称,日本节省了自己的成本,但全世界都要为福岛核事故买单。

  核污水排入大海影响几何?

  众所周知,核污水中含有氚、碳14等大量放射性物质,其中氚可能导致细胞死亡、DNA遗传损伤。这也是引发国际社会普遍担忧的主要原因。

  日本对此解释称,经过精密的过滤程序,绝大部分放射性同位素都可以清除,只剩下“氚”无法清除。而在排放核污水入海前,他们会对废水进行二次处理,将氚的浓度稀释到日本国家标准的1/40,在缓慢地流入大海后,废水中“氚”的浓度还会进一步降低,不会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

资料图2月13日的日本福岛第一核德国网站核污水储水罐。

  对此,国际社会并不认同。联合国原子能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指出,福岛核德国网站事故核废水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需持续跟踪观察,绿色和平组织核专家也认为,日核废水所含碳14在数千年内都存在危险,并可能造成基因损害。

  “这种看似合理的方式存在着不合理的风险。”李克非解释称,排入海洋后,核污染物单位浓度减少,但总量持续增加,依然具有较大的环境、健康风险,而这种风险具有全球性、不可逆性。

  目前,一些科学机构已开始对可能的影响进行探究。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称,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10年后蔓延全球海域。

  “在这场全球性的扩散中,人类不会在短时间内感应到微浓度核污染的即时性伤害,但后者改变了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可能导致生物变异。”李克非说,核素在食物链富集,造成的影响尚不能估量。

  日本执意为之国际社会怎么办?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